02无条件养育
标题是一本育儿的书名,《无条件养育》,核心意思通过书名已经跃然纸上,虽然还没有看完全书,但通过序言和部分内容让我领略全书的梗概,以我的理解,用短短的几句话将该书推荐给身边的父母朋友,我想会用这样一段话来形容:孩子做对了给表扬、给奖励,做错了就会受到批评甚至惩罚,是一般家庭和学校(幼儿园)司空见惯的规则,而然,这么做完全错误,是典型的有条件养育,因为奖励、惩罚都是家长、老师认为对的道理,是对行为的强化或负反馈,会养育出家长希望成为的乖乖孩子。无条件养育,到底要怎么做呢?没有表扬、没有惩罚,该用什么方法来管教孩子,核心原则是关注孩子真正的需求,降低家长的希望和要求。
无条件养育与传统养育观念大相径庭,这种观念上的冲突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到底作者有什么凭据来证明“胡萝卜加大棒”的方式有问题,而无条件养育是可行的、是好的育儿方法。
书中讲到,作者女儿四岁过完生日不久,家里来了新的竞争者,女儿开始变得情绪不稳定,很容易陷入哭闹和声嘶力竭。有一天晚上,她本来答应作者和他妻子晚餐后就去洗澡,但没有做到,被提醒按照承诺去执行时,她变得歇斯底里的尖叫,甚至吵醒了正在熟睡的小弟弟,父母要求她安静,她去再次发出同样的尖叫。
请停下一分钟,面对上面的情景,你会怎么做?
等到女儿安静下来之后,原本对应她洗澡结束后在床上陪她念绘本的承诺,是否会作为惩罚,而被取消?
如果剥夺了她晚上念绘本的快乐时光,等于是告诉她因为她的行为,需要受到惩罚。孩子还很小,无法理解承诺的意思,从孩子的视角来看,哭闹、尖叫是她唯一能够表达内心恐惧的方式,然而父母不但没有理解到她的情绪,反而要被惩罚,她就认为爸爸妈妈是爱一个听话的孩子。为了得到父母的爱,她努力变得听话,符合父母的预期。
无条件养育,不认为惩罚孩子是改善其“不良行为”的有效手段,倡议即使孩子违反了她的承诺,依然应该信守父母的承诺,把女儿搂在怀里,拿出绘本,讲她爱听的故事。
————————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