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普城市故事简友广场

恐龙大灭绝后,研究了3000块化石,海洋100万年后才恢复!

2019-06-24  本文已影响14人  陈大头_14aa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在恐龙灭绝事件发生后,南极洲周围的海洋生物是如何回归恢复的。由British Antarctic Survey领导的一个小组研究了从南极洲收集近3000块海洋化石,以了解6600万年前白垩纪-古近纪(K-Pg)大灭绝之后海底生物是如何恢复的。研究揭示了,海洋生态系统花了100万年才恢复到灭绝前的水平。研究结果2019年6月19日发表在《古生物学》上。

下快报 新用户必领6.2元

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了南极洲周围60%的海洋物种,以及世界上75%的物种。灭绝的受害者包括恐龙和菊石,这是由一颗直径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墨西哥尤卡坦半岛造成,发生在地球因一次重大火山爆发而经历环境不稳定时期。快速的气候变化、全球黑暗和食物链的崩溃影响了全球各地生命。白垩纪-古近纪的灭绝从根本上改变了地球上生命进化史。如今主导现代生态系统的大多数动物,如哺乳动物,都可以将它们目前成功的根源追溯到这次灭绝事件的后果。

来自英国南极调查局、新墨西哥大学和丹麦格陵兰地质调查局的一组科学家表示,在南极,在物种灭绝后的32万多年里,只有穴居蛤和蜗牛主宰着南极海底环境。然后,物种的数量花了100万年才恢复到灭绝前的水平。这项研究为我们提供了进一步证据,证明环境的快速变化会如何影响生命的进化。研究结果表明,动物恢复和地球系统恢复的时间有着明显联系。新墨西哥大学古生物学家James Witts博士说:

我们的发现表明,白垩纪-古近纪物种灭绝的影响确实是全球性的。甚至南极的生态系统,那里的动物适应了高纬度地区的环境变化,比如光照和食物供应的季节性变化,在物种灭绝事件发生后的数十万年里都受到了影响。6600万年前白垩纪-古近纪(K-Pg)大灭绝后的分类学和生态恢复塑造了现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恢复的时间和性质与古地理位置、地理范围、生存者的生态、现存环境和古环境环境等因素有关。

利用世界上范围最广白垩纪-古近纪序列之一的时间受限化石数据集,结合古环境信息,研究提供了南极高纬度地区白垩纪-古近纪大灭绝事件恢复模式和时间的最详细研究。生物恢复时间受到严重环境扰动后更广泛地球系统的全球稳定影响,显然与纬度或当地环境无关。物种灭绝强度和生态变化是解耦的,即使物种灭绝的分类严重程度与低纬度地区相同。

群落规模生态变化与其他地区相比也不那么明显。这与白垩纪-古近纪大灭绝恢复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地理异质性相一致。南极洲的恢复受到当地因素的影响(如水深变化、当地火山活动、可能是当地底栖软体动物种群的现存性和对季节性的提前适应),并显示出全球性的信号,例如100万年内新腹足类动物的辐射,以及双壳类动物和腹足类动物之间优势地位的转移。

恐龙大灭绝后,研究了3000块化石,海洋100万年后才恢复! 恐龙大灭绝后,研究了3000块化石,海洋100万年后才恢复! 恐龙大灭绝后,研究了3000块化石,海洋100万年后才恢复! 恐龙大灭绝后,研究了3000块化石,海洋100万年后才恢复!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