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则是三国时期人,生前深得曹操信赖。他也确实有旷世之才。

2024-07-04  本文已影响0人  水如天如水

苏则是三国时期人,生前深得曹操信赖。他也确实有旷世之才。

他安定氐部使河西大道畅通无阻。又安抚流民,亲自教他们耕种,从而使归附的人越来越多。他还平定了鞠演的叛乱,让三胡人投降。

而到了曹丕时期,他却不受待见,以至于死于被贬途中,到底是何呢?

说到底,就是因为他性格过于直爽,不知道藏起自己的锋芒。

当时,他和董昭是同事,两人表面上关系不错,但从内心里,苏则非常看不起董昭。

一次,喝完酒后,董昭喝多了,想借苏则的膝盖靠一靠,睡一会儿,可是苏则却把他推了下去,说道:“我的膝盖,其非佞人的头可以枕的?”

从此两人形同陌路。

同事之间搞不好关系也罢了,苏则连自己的上级也不放在眼里。

曹丕即位之后,苏则和曹植曾经穿着丧服大哭。

曹丕曾为此事向苏则询问,苏则本想辩解,但被旁边的朋友傅撰悄悄地掐了一下大腿。

苏则知道其中定有原则。事后才知道,曹丕只知道曹植穿丧服大哭,而不知有苏则。

苏则对朋友感恩不尽。但他的直爽性格一点也不知道收敛。

一次他陪曹丕打猎,不知什么原因,围捕的栅栏坏了,猎物跑得无影无踪。

曹丕气急败坏地想把当事的官吏处死。

苏则劝道:“古代圣贤从不迁过于别人,也不因禽兽而杀人,陛下兴唐尧之治,怎么可以这么做呢?”

曹丕当面称赞他是直臣,但是没过多久,就把他贬为东平相。苏则心情抑郁,死于任职途中。

水如天说:苏则之所以仕途不顺,一是因为和同事搞不好关系。

你可以看不惯,但大可不必正面冲突,董昭当他的佞臣,你当你的直臣,不是原则上的问题,那就井水不犯河水。

二是他站错了队。

他和曹植过往甚密还对曹丕表示不满。

尽管曹丕不知道他是同犯,但只和曹植亲近一条,就足以让他吃不了兜着走了,更何况,他还不知道收敛。

其实苏则是没有原则的,他看不惯曹丕大可以选择当个隐士。

既然选择留下,那最好选择闭嘴。

有哪个领导喜欢下属看不起自己,又对自己指手画脚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