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想法社会热点

那些渴望爱的女孩,为何都嫁给了缺爱的婚姻?

2018-05-04  本文已影响2684人  女性心理罗近月

在很多女孩心中,最美好的爱情应该跟白雪公主的故事一样,即便生活中遇到重重阻碍,但想象如果有个足够爱自己的人,从此便可以过上了最幸福的生活。

而在现实生活中,那些被爱情拯救的“白雪公主”,就真的幸福了吗?

若结婚是为了让爱情更美好,那注定会失望

在小E看来,自己的婚姻一开始非常完美。大学恋爱,毕业结婚,在她最迷茫、无助的时候,是爱情和婚姻给了她希望的曙光。

她有了爱自己的男人,有了自己的小家庭,终于可以松一口气,再也不用看父母的心情过日子了。

于是,她格外珍惜婚姻,为了做一个好妻子,除了努力工作,还包揽了几乎所有的家务,她觉得只要老公能专心工作,她就心满意足了。

三年后,他们的孩子出生了,他有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升职,他变得更忙了,孩子和家务更理所当然成了她一个人的事情。

虽然很累,但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看着丈夫的事业越来越好,她也无比开心。只是,有时候当丈夫回来时,她也想跟他说说话,但常常说上几句就看着丈夫一脸的不耐烦,她只好知趣地回卧室陪孩子睡觉。

就在她觉得所有人的婚姻都应该这般忍耐时,无意中瞥见先生手机上的闪过的一条信息:亲爱的,在干嘛?

她感觉自己像触了电一般,才想起他和丈夫之间已经许久不再有这样亲密的互动了。

她开始找他吵,问他要解释,规定他回家的时间,要求他一起分担家务,他总是有很多理由拒绝。那些以前看来无比正当的理由,现在她一个也听不下去了,她觉得他已经不在乎自己了。

她对他已经失去了信任,回顾多年来在关系里的辛苦付出,她抱着自己失声痛苦,想着当初嫁给爱情时的幸福,再看到如今生活中的处处憋屈,她不明白为何自己这么努力,最终还是嫁给了缺爱的婚姻。

小E的疑惑,也是目前很多女性正在经历的情感困境。在关系里,她们努力付出,成了关系里最包容、最理解、最善良、最体谅的伴侣,可最终不论是她们的丈夫,还是他们自己,都在这样的关系里感觉到无比压抑。


若婚姻中少了这个阶段,无论多少爱都会变成不被爱

经过婚姻的挫败,小E想到最初爱上他的时候,无论做什么他都十分支持,所以在一起时她感觉特别舒服。而现在当她告诉他想换个工作、想出去旅游时,他顶多只是随口附和一句,并不真的用心替她考虑。

在她绝望的时候,她想到了离婚,然而丈夫依然不愿意跟她谈离婚。为了孩子,她希望能好好的结束婚姻,只得想办法去说服丈夫。可是为了完美的离婚,丈夫不配合,她又被卡住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在小E的心中,她觉得如果丈夫爱自己,就应该主动照顾自己的感受,至少应该在自己表达想法时,给一些建议、帮助或支持,不应该只是冷眼旁观地看着自己。

这看起来是关系里很正当的情感需要,却从某种程度上凸显出了小E成长中的缺失。因为,一个心理独立的人,在遇到反对或不支持时,常常会有办法去坚持自己,而小E却格外渴求先生的支持,需要先生的足够的爱才能开始任何行动。

当我们回顾小E从恋爱到婚姻的整个过程中,发现即使已经进入婚姻,他们的关系却没有经历磨合阶段。所谓磨合的功能在于,让两个人因为爱情而结合的人,在冲突和矛盾中,让彼此都能保留很重要的一部分自我,也容得下对方的那部分自我。

看起来小A在努力经营婚姻,实际上她更像是在完美自己的爱情。她渴望通过用付出去换回对方更多的体贴和理解,却忽略了婚姻中最重要的不是赶快牺牲自我,而是去坚持最重要的那部分自我。

在婚姻里,无法坚持自我的人一开始总是不求回报地付出,直到对方让自己失望时,又拼命索取回报,他们亲手建立起一段不平等的关系,又亲手毁掉这样的关系,最终把责任推给对方去承担。

所以,当你想要一份足够好的婚姻时,并非是你需要选择一个多么完美的人,而是取决于你能在多大程度上做到不惧冲突,并且可以在冲突中坚持自我。

每一段的婚姻深入,都需要两个足够心理成熟的人去hold住磨合过程中的关系颠簸,才能让婚姻从爱情的虚幻中落地,开始无缝对接到现实的生活。

从不被爱到学会爱,隔着多远的距离?

当我接触越来越多的案例时,也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不被爱,不是因为因为遇到的人不对,而是这更像是一种重复的关系模式,在一些女孩的人生中不断复制出相同的痛苦经历。

她们的经历大多数有这样的特点:

1、在成长过程,父母对其情感关注极少,甚至完全无回应;

2、感到自卑,渴望获得理解和支持,又总是失望;

3、对爱情或婚姻寄予很高的期待,进入关系后很快失去自我;

这些特点显示出,在她们生命的早年,父母没有给到他们足够的情感回应,支持他她们发展出足够自信去走向独立。于是,他们不得不寻找一个能够以自己为中心的人,或者是一个自己理想化的人,与之相结合来发展自己残存的内心渴望。

如果幸运遇上这样一个人,那个内心缺爱的窟窿看起来在这一刻已经被补上了,这会让她们突然有了足够的勇气去工作、去生活、去面对人生挑战。

然而,如果真的和这个人进入婚姻,却必然面临新的挑战。因为,在一个你需要靠对方的支持来填补心理窟窿的人那里,你是不敢有自我存在的,因为他能帮你填补窟窿,你所有的努力就只能为了去索取或留住想要的爱和支持,不敢也不愿意去面对冲突。

这样的婚姻,一开始就获得了想要的爱,却又不会获得一份平等的爱,你只能用不断的付出,期望换回更多的养分去成长自己,然而进入婚姻的对方,大多跟恋爱时已经判若两人。

如果对方不那么支持自己,很多人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做得更好,但对方可能不愿意再变回从前。于是,在这样的关系撕扯中,如果再加上一些外力的因素,许多人只得在经历了许多伤害后,在理智上接受他终究是不爱自己的。

不管是否觉得自己应该离开,而要把一个填补自己内心窟窿的人从自己的期望里拆除,无疑就会再次暴露自己的窟窿。这很容易让她们跌入了更大的痛苦之中,不得不回到跟父母的关系里去纠缠来填补缺失。

所以,许多女性明知道自己应该结束一段关系,但是却无论如何也结束不了,是因为忽略了这段关系曾经对于自己的意义,忘记了不管关系怎么变,那种曾经的感觉或许直到今天依然是自己内心的重要支柱。

对于极度渴望被爱的女孩来说,常常在结束一段关系时要做的功课,比如何寻找和开始一段新的关系要重要许多。如果能够很好地去关注自己内心的体验,把对自己的成长意义和被伤害的体验剥离开来,许多人其实再也不用再回到最初内心的大窟窿里去复制不被爱的痛苦模式。

从不被爱到学会爱,到底隔着多远的距离呢?这取决于能否在你经历中的任何时候开始,去靠近自己的内心,直到在一段关系中整合出成功安全的被爱体验。

如此,当你在这样的体验中,发展出一个更稳定的心理基础,在今后的关系里就再也不用过度的付出去乞求他人的支持。你会变成一个独立、自信、坚定的女人,用真实的自己去迎接关系的冲突和碰撞,享受关系里简单自然爱的发生,也用不苛求的爱去滋养你的伴侣!

所以,无论任何时候,遇上爱是一种幸运,而把爱变成幸福的开始,还是痛苦的循环,却取决于自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