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金沙遗址博物馆导览(下)

2024-06-11  本文已影响0人  蹉跎笑我

十节青玉琮

高22.2厘米,为玉质极佳的青玉,器表有白化现象及黑色、灰黑色沁斑,玉琮上大下小,外方内圆,上下分为十节,每节上装饰简化的神人兽面纹,共40个,上端的一面射部有一个人形符号。器内外打磨光滑,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学者从材、工、形、纹判断:这是一只典型的良渚文化晚期玉琮,这件玉琮的制作年代(距今四千余年)比金沙早一千年,地理位置在太湖区域,与金沙直线距离在1500公里以上,它是如何从长江下游传入蜀中,成为商周时期蜀人的祭祀用品的呢?令人遐想万千。

无论如何,这表明了各区域文化的交流在时间和空间的跨度上都有令人诧异的巨大尺度。

四节黄玉琮

高16.57厘米,重3918克,是迄今商周时期发现的最重的玉琮。

素面,平直线纹是夏商时期玉器常见的形制,原料出自本地,专家认为制作时间为商代,不晚于商晚期。

玉琮一般认为是贯通天地的法器。

玉戈

柄部两面刻长方形框,内刻交叉菱形纹,是中原和长江中游夏商文化玉器的纹饰。

兽面纹玉钺

玉材为川西的龙溪玉,是商周时期本地制作的,目前是金沙玉器中唯一雕刻兽面纹的,玉钺的门字形边栏纹饰也独具一格。

阳刻昆虫纹玉牌

海贝形玉配饰

仿海贝的青白玉,生动逼真。

石跪坐人像

人像线刻双眼,瞳孔圆睁,唇涂朱砂,跪姿,双手在身后反绑,头发为两股发辫。

人像的身份众说纷纭,有认为是战俘或奴隶,表现刑罚制度;有认为是人祭的替代品,有认为是巫师求雨的形象。

这样的人像出土了12个,与石虎、石蛇、石璧有规律地摆放在一起,应是祭祀的特殊用品。

铜人形器

出土了一对,人的造型,却没有头,在颈部和小腿各有一对称的小孔,推测是铆接固定或悬挂使用的,这种器物是首次发现。

五、解读金沙

从多个方面对金沙遗址进行解读,加深对金沙遗址的立体认识。

金沙在商晚西周时期成为古蜀国的都城,其出土文物表明上接三星堆文化而变得更为独立,到东周时期,蜀地的遗址墓葬不再出金器和象牙,青铜器和玉器也完全不同,表明金沙遗址所代表的文化在成都平原并没有延续下去,其去向何方?还是未解之谜。

六、结语

古蜀文明因为没有文字,文献记载又云山雾罩,历史上长期面貌不清,直到三星堆、金沙、商业街船棺葬等考古发现,才揭开了古蜀文明的面纱,古蜀国农业发达,有辉煌的青铜文明,昌盛的神灵祭祀。

古蜀文明虽然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自成体系,但并不封闭。中原文化对蜀地有强势的传播,玉璋、青铜尊、罍在蜀地出土便是例证。三星堆出土的海贝来自印度洋,汉代时蜀布、邛qióng竹杖等蜀中特产通过西南商道销售到古印度、大夏(中亚阿姆河流域)。

古蜀人以非凡的想象力创造了古蜀文明,成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