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本书

《在人间》译本的环境语言赏析

2021-06-02  本文已影响0人  醒醒日谈

《在人间》是前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创作的长篇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另外两部是《童年》和《我的大学》。

“小说描述的是主人公阿廖沙1871年到1884年的生活。这段时期他为了生活,靠与外祖母一起摘野果出去卖糊口,他当过绘图师的学徒,在一艘船上干过洗碗工,还做过圣像作坊徒工。在人生的道路上,他历尽坎坷,与社会底层形形色色的人们打交道,但他一有机会就阅读大量的书籍。生活的阅历和大量的阅读扩展了阿廖沙的视野,他决心“要做一个坚强的人,不要为环境所屈服”。他怀着这样的坚定信念,离开家乡奔赴喀山。”

(摘自百度百科)

这本书最震撼我的是它本身的语言美(如果是在中小学生时代阅读,我一定会对故事本身更感兴趣的)。下面是我节选的一些值得学习的部分,用斜体字写了心得。至于小说本身——伟大的经典之作,且不做分享了。

外环境——景观描写

我跌跌撞撞走到黑棺材旁边。棺材的一头埋在沙土里,另一头露出半截粗粗的支架,仿佛有什么人想把棺材抬起来,又使劲摇晃了一下似的。我坐在棺材露出支架的一头,朝四周看了看,只见起伏不平的墓地里,密密麻麻的排列着许多灰色的十字架,长长的影子印在坟墓上,坟墓周围是长满荒草的丘陵。在十字架中间,零零散散伫立着几颗纤细的白桦树,交错的树枝把分散的坟墓连在一起(写的像是在描述一幅画,树枝和影子呼应,起伏不平、丘陵、坟墓相呼应,密密麻麻、零零散散成对比。“连在一起”和“伫立着”成对比。)从白桦树影斑驳的花边里钻出来一丛丛野草,十分瘆人!(我觉得这段描写像画儿一样,充满了美感,反而没觉得瘆人。)教堂像雪堆似的耸入天空。在静止不动的云层中浮现出一轮小小的,似乎融化了的月亮。(我印象中有很多处景物被比作“融化了的”,这句中“雪”和“融化了”的呼应,想象得出该用怎样一种稀稀拉拉的笔法去描绘这些东西。)

远处,在草地尽头的森林后面,明晃晃的太阳升起来了,黑压压、毛茸茸的森林闪耀出火一般的光亮。雾气越来越迅速地从草地上升起,在阳光里呈现出一片亮银色,随着雾气的消散,大地上的灌木丛、树干、干草堆逐渐显现出来,阳光下的草地仿佛溶化了,化成了火红金黄的波浪流向四面八方。(明晃晃的、黑压压、毛茸茸的、火一般的、一片亮银色 、火红金黄的波浪......把词语拎出来看发现很多描写颜色的,美感从此而来。不是那种定格的美,是流动的。)

欢乐的太阳渐渐升高,温暖着袒露微寒的大地,并给予深情的祝福,而大地散发出一阵阵秋季香甜的气息。(欢乐的、温暖着袒露、深情的祝福、气息......都是拟人的词,构成拟人的画面)


我们休息了一会儿,渐渐走进森林深处,走进被一束束金色阳光穿透的蓝蒙蒙的幽暗。(又进入画面了,金和蓝的对比格外醒目。)森林温暖又舒适,轻轻回荡着一种非同寻常的响声,如幻如梦,激起我的种种遐想,交喙鸟鸣声悠扬,山雀叫得清脆,杜鹃发出笑声,黄莺吹奏芦笛,金翅雀嫉妒的歌儿持续不断,而在沉思中吟唱的是古怪的鸟儿——松鹊。几只翡翠般的小青蛙在脚下乱跳,树根之间有条黄颔蛇昂起小小的金色的头,正窥视着青蛙。松鼠吱吱叫着,在松树的枝衩间摇动着蓬松的尾巴。眼前的景物,多得不可胜数,令人目不暇接,可你不由得还想看得更多,走得更远。脚下的苔藓像柔软的地毯,上面绣着一丛丛越橘和酸浆果干巴巴的枝蔓,掩映在草丛中的悬钩子殷红的果实像一滴滴鲜血,蘑菇散发出的浓郁香味十分诱人。(能用文字营造出这么欢乐的语境,可见作者或者主人公是多么热爱生活。)


内环境——心理描写

沉浸在这可怕的黑暗之中,记忆的闸门渐渐打开了。我回想起很多以前的事情,好像要凭借这些记忆去抵御一心想要制造恐惧的想象力。(有所来,有所去,清清楚楚,气韵连贯)

时间过得很慢,远处在我目不能及的城市上空(“远”、“不能及”,强化了内心凄凉恐惧,特意看到城市反衬深处荒地),渐渐露出黎明的曙色。我蜷成一团躺着,眼睛困得睁不开。我用被子捂住脑袋——管它会不会出事呢!(环境,心理和声音混杂在一起写,很生动。)

“上帝生我的气啦,摘果子似的,摘走一个又一个......要是一家人都壮壮实实地活着,像手上的指头一样,那该多好啊......”(一件事,用两个比喻,都生动有力,衔接自然。)


要知道,一堵墙不管它多么美观,但若你一心想要摘取墙后边苹果树上的苹果,你就绝不会欣赏那一堵墙。而我已经意识到,最值得珍视,最富有生命力的东西往往隐藏在美德后面的某个地方。(说的应该是行为背后的思想和价值观的形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