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时代》读书笔记
1.我们时常“不过脑子”就能做出道德判断。实际上是情感先做了决定,我们那思考的头脑才事后诸葛亮似地站出来,自圆其说地拼凑出一套合理的解释。考虑到逻辑思维中这项基本缺陷,我们似乎应反思一下前康的哲学对道德的诠释:它认为道德感植根于“情绪”。
心理学有许多温暖的研究。它让你相信这世上不单单是有逻辑,有理性,有更多的则是人性。
2.行为主义:是心理学派的一支,它相信行为是科学唯一能够观察和量化的,因此也是唯一值得研究的。而大脑意识哪怕真的存在,也跟黑盒子一样无法捉摸。情绪就更不用说了。
这导致行为主义将动物比作机器。动物学家不得不创造一套新的名词,来代替如“朋友”“伙伴”这些会给动物戴上人类行为以为的词语,以将动物区别于人类。然而,造出的新词如“亲密关系(Bonding)”却立刻成为人类关系的流行语汇,结果令它从动物行为领域再次退役。
3.Frans de Waal谈和道金斯的共识:只要不演绎到人和动物的实际行为动机,我可以坦然接受基因自私的说法;而道金斯也同意,包括真心的善意等行为在内的所有动物行为,都有可能是基因决定的,这些基因给携带者带来好处,所以顶住了选择压力,被保存下来。简言之,共识是:演化的驱动力和实际行为的驱动力是有所区别的。
每天重复进行的行为,反映的未必是它原本的功能(进化动机)。可以说,行为的动机具有自主性。动物有许多性状是由一个原因演化出来,而后被用在其他方面的。最好的例子就是性行为。从生物学上来讲,我们的生殖系统和性冲动毋庸置疑都是为了繁殖后代演化出来的,但我们在做爱时都不会琢磨着这个“长远目标”。
4.《自私的基因》为什么容易误导人:它相当于把心理学名词硬塞到基因演化的讨论中来,本是两个不同层面的内容,生物学家费力想要将其拆开,结果硬被搅和在一起。
基因和动机一旦被混为一谈,就使人难免不用愤世嫉俗的眼光审视人和动物的行为。
伸出援手是人与生俱来的习性。我们会情不自禁地对他人的感受产生共鸣。或许你可以压抑这种感情、不让它产生,或者即使有也不表现出来,但是除了极少数精神病患,绝大多数人都不可能对其他人的状况麻木不仁。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