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客观的认识自己的SCI论文水平?--Editideas
相信对我们大部分人来说,投稿之路并不轻松,甚至有些人会遭遇到多次失败。这其中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或是英语表达不够地道,或是专业性还有待提升,或是结构不够完整。但是,我们在着手写作论文之前就要先未雨绸缪,对自己的论文水平有一个客观的认知和评价,不夜郎自大,也不妄自菲薄,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使论文顺利发表。那如何客观的认识自己的论文水平呢?以下是本人几点浅见:
查阅并掌握有关资料。充分查阅有关领域的文献,特别是目标杂志的相关资料。大多数作者在实验工作开始前,文献复习时已经完成了这项工作。但在撰写论文时,特别在选择杂志时,还需要再查阅、再复习。对与自己研究相近、已经发表的论文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对一些关键问题的细节都能了如指掌,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进入下一步的比较。
正确估计自己研究的创见性( novelty) 也就是说你的实验结果有没有新的东西、新的内容、新的发现或新的发明。这是正确评价自己研究的最重要的依据,也是杂志编辑或审稿人评价论文的基本出发点。没有任何新东西、新内容的论文,恐怕任何杂志也难于接受。另外,也要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正确、如实地估计这些新东西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过高或过低的估计都可能导致不愉快的后果。
与已发表的类似论文的比较。常言道,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有评估。中国人有句大人小孩都能上口的成语,叫“货比三家”。买东西都要比较,更何况科学论文。然而,比较别人的东西相对容易,而比较自己的东西就困难多了。这里面关键性问题是客观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用实事求是精神进行比较,结果就相对客观了。可以说,能比较的内容很多,诸如研究的创造性、学术性、先进性、实用性、规范性、可重复性等。具体而言,笔者提出以下5点比较内容,供比较时参考。
(1)从整体研究内容来说,你的论文有无突破性进展?有多少?有多大?
(2)从整个论文层面来看,你的论文有无学术上的突破?有多少?有多大?
(3)研究的学术意义如何?你的论文有没有重大的发现或发明?
(4)该研究的实用价值如何?在哪些领域、哪些方面可以应用?应用后能产生什么效应和效益?
(5)研究方法是否先进?较前人有无改进?改进多少?有没有显著性意义?
找出自己研究和论文中的缺点和不足研究论文的欠缺包括应该做而尚未完成的工作,如欠缺动物实验或临床试验;实验数量不足,如有些实验尚缺乏显著性;机制的研究不太完善等。一般而言,多数作者,特别是初学者或年轻作者,容易对自己的论文估计过高。因此,容易把论文送到水平偏高的刊物,这种投稿心理是可以理解的。但距离太大,必然延误论文的发表。然而,过低估计自已论文的水平偏向也常有发生,不能不防。笔者就曾见过某些急需论文的作者,或稍有自卑心理的青年作者,为了提高命中率,尽快发表文章,避免退稿的发生,顾全面子,因此把文章投到档次较低杂志。这种一味求发表的心理也应加以纠正,因为这种情况一旦发生,论文很容易被接受,也就很快被登出来,想改变也改变不了。
Editideas(辑思编译)为中国科研学者提供SCI/SSCI/EI论文润色、学术翻译、投稿预审、目标期刊选择和学术推广等科研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