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女神:母亲大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28388444/0fec06a77e6d097e.jpg)
昨天三八女神节,上课时我告诉孩子们要记得在女神节这天给母亲送上最美丽的问候和祝福。孩子们纷纷表示“住校啊,怎么问候和祝福?”“不怕不怕,只要心里理解母亲的辛劳,每一天都是女神节,周末再给母亲惊喜也不晚。”我笑着给孩子们支招。
下午闲来无事,我便也通过视频电话的形式给母亲大人送上了最真诚和最美好的祝福。母亲今年59岁了,在我的记忆里,她好像一直是这个样子,岁月似乎并没有在她脸上留下太多的痕迹。尽管母亲的这几十年过得还蛮辛苦的,但她心态极好,从不抱怨,也不邀功,她把所有的付出和辛劳都看作理所当然。
母亲最爱对我说的话是:“咱不能把自己看得太重要,谁离开咱都照样活得很好。咱多干点儿就多干点儿吧,这有啥,又累不着。”我想,正是因为有这种平和的心态,母亲才从来不觉得苦,也不觉得委屈。
我们家是典型的男主外,女主内,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一个人在家照顾我和哥哥的吃喝拉撒睡。其实这在我们村子是极其稀松平常的事,几乎家家户户都是这样一种状态。但母亲又跟别家的女主人不同,别的女人除了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就是闲喷、看电视和打牌,而母亲却闲不住,自己找了个出卖劳动力的活儿,把自己晒得黝黑发亮。
当时的农村正流行家家户户打水井,打水井所需的水泥管都是纯手工,人力劳作。水泥管是用水泥和大沙搅拌后,用专门的模具敲敲打打,打结实后抬到统一的地方摆放好,再把模具取下来晾晒,制作而成。一个水泥管一百多斤,最辛苦的是把水泥灌进模具里拍打,必须用最大的力气,否则拍不结实影响使用。酷暑三伏天,在屋里光身坐着一动不动都是满头大汗,而母亲就是在这样炎热的夏天,暴露在太阳底下,干着连男人都喊累的重活。每次母亲干活回来,汗水从头发丝直流至脚底板,那种累与热的交织,是我对母亲形象最真切的回忆。
每每我问起母亲:“那么热的天,咱家又不是过不下去,何苦为难自己?”母亲却不以为然,“呵呵”地笑着:“没觉得为难,闲着也是闲着,多挣个是个,干习惯了也不多累。”后来,母亲的一只眼睛越来越模糊,我们一度以为是当时干重活时,汗水不断流入眼睛造成的后遗症。带着母亲东奔西走,看了几年的眼睛,结果却被医生告知是脑瘤压迫神经所致,那一刻,我们相对无言,内心是慌乱和害怕的。
等到哥哥结婚,有了大侄女后,母亲便全身心地把精力放在照顾大侄女身上。因为嫂子的工作离家比较远,母乳也少得可怜,所以从大侄女出了满月,就断了母乳,只以奶粉喂养。三个月后,嫂子返回工作岗位,一走就是一个星期,照顾侄女的工作全部落在了母亲身上,白天还好说,街坊邻居谁都可以搭一把手。晚上才是最难熬的,要操心侄女尿床,要起来给侄女烫奶粉,一夜一夜地熬着,折腾着……可母亲却从未说过一个“累”字。母亲视力越来越差时,我也曾怀疑母亲的眼睛是那时候给熬坏的。
带着母亲东奔西跑看视力那两年,母亲受的罪也着实让我心疼至今。有病乱投医,那时候只要听说哪儿的大夫看眼看的好,立刻就会联系。当时父亲在收音机里听到北京的一个医生是眼科专家,治好了无数眼疾病人。父亲便打电话联系,向人家说明病情,给人家打医药费,让人家把药邮寄到家,“逼”着母亲吃那些来路不明的药丸……我是不相信收音机上一个所谓的眼科专家的,可父亲却坚信不疑,母亲虽不情不愿,也只好依了父亲。结果不言自明,吃了大把大把的药,母亲的视力却仍是每况愈下。
再后来,母亲去菜市场买菜时,又听别人介绍了一个看眼专家,这个所谓的专家是通过往眼睛里打针来使视力恢复的。听母亲说,是往眼睛旁边的肉里注射药水,我听着都疼,身上禁不住起鸡皮疙瘩。我还是感觉不太靠谱,因为后来母亲的那半个脸都黑青浮肿了起来。我力劝母亲停止打针,还是到正规医院做检查,进行治疗。母亲终于还是听了我的意见,不再打针,再次奔走于各个正规医院进行检查。
针对眼睛的检查和治疗终于在一个医生的提醒下画上了句号。这个医生说:“既然检查这么多次,眼睛都没有问题,要不去做个核磁共振吧,看是不是脑子里的病。”结果,终是我们最不愿意听到的结果——脑瘤。第一次看到母亲如此地失落,第一次见到母亲脸上流露出无比的忧伤,第一次有了害怕失去的痛觉……老天总会眷顾乐观而努力生活的人,感谢上苍,母亲的脑瘤属于良性,四方打听之后,请了北京协和医院的脑瘤专家医生给母亲做了手术——微创手术。
手术很成功,但失去的那一只眼睛却回不来了。因为脑瘤的压迫,这只失明的眼睛再也看不见了,终究是耽误了病情。虽是微创手术,但母亲所受的罪也是我们难以用语言表达的,记得有人说过:“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感同身受,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
如今,母亲也并没有因为一只眼睛的失明而埋怨或懊恼,她仍旧保持着乐观的心态,不遗余力地照顾着两个侄女。每天接送俩侄女,洗衣做饭,拖地刷锅,任劳任怨。有的老人给子女看孩子会觉得特别委屈,总是埋三怨四,吆五喝六,认为自己功劳很大,便骄傲起来。而母亲不会,她总是说:“趁能干的时候就多干点儿,都是自己家的活儿,谁干不是干?”
我的母亲就是这样一个和善之人,我因远嫁很少回家,母亲也从来不会给我施加任何压力。记得母亲脑瘤手术时,她还要求父亲不要告诉我,怕影响我上班。幸亏父亲没有听从母亲的要求,让我在母亲最脆弱的时候能够陪在她的身边。
母亲是对我影响最深的人,但我的为人处世和性格脾气却又不及母亲的一半,我是没有母亲看得开的。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我会继续向母亲看齐,做一个心胸宽广、乐观积极的人!
母亲就是我心中永远的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