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第七批中小学名校长培育工程第二次集中研修(一)

2021-04-12  本文已影响0人  刘晓惠1
陶老师介绍授课专家        

    2021年4月12日早上,简单早餐过后,50位校长聚集在第六教室,开始第二次话动研修之旅。

      首场讲座由80后硕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丁道勇教授就《课堂生活》这本书和我们进行交流。

      丁教授从学校教育现状谈起,就学校文化、创客教育、平板教学、STEAM教学、分层教学等问题展开分析,娓娓道来,从教育的本质出发,借助本书的思想,展开教学中的深度思考与诘问。

   

《课堂生活》菲利浦.杰克著逊

      本书是教育研究的经典代表作。著名学者菲利浦.杰克逊打破常规的研究课堂的方法,如教师量化行为(时间、提问)等对于学生成绩的影响,转而研究课堂生活中的司空见惯的事务。本书认为课堂生活中的各种琐碎事务,一些我们看不到甚至意识不到的行为,恰恰是一种至关重要的教育力量。 杰克逊提出了隐性课堂的概念,从群体、赞扬和权力三个方面出发,描述了课堂生活的特征,以及为因应这种特征学生和教师发展出来的一系列应对策略。本书代表了教育研究方法的一个重要进步,也是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

     

《课堂生活》讲了什么

      六项内容:1.隐形课程;2.质性研究;3.学习哲学;4.合格教师;5.非程式性;6.互动教学。

    在丁教授翻译的读本中,可读性很强,完全没有别的理论书那种晦涩。无比喜欢这句:教育进步的路径更像是蝴蝶飞行轨迹,而不是子弹的路径 。

      丁教授着重讲两个内容:隐形课程和合格教师。对这些章节中触动特别大的段落,丁教授用富有磁性,低沉浑厚的声音读出来,在座校长且听且思。

        一、隐形课程

        ……人群、表扬和权力结合在一起,让群体性的课堂生活带上了某种独特的风味。这构成了种隐形课程。要想顺利完成学校生活,每个学生和师都必须掌握它。课堂生活的这些特征提出的要求,可能与学术性要求也就是官方课程相对立。而正是这些方课程,在过去一直得到了更大的关注……

        丁教授分享了菲利普·杰克逊的《课堂生活》中的观点,并对诸多课堂中的权力关系案例进行了分析,引导校长们跳脱出原有的对学习与教学的思考方式,分析“隐性课程”对学生可能带来的影响。

丁道勇教授

    丁道勇: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哲学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课程与教学博士,译有《课堂生活》《课堂参与:沉默与喧哗》《蒙台梭利教育考察报告》。个人公众号“教师阅读推介”,向教师和家长推送优秀教育著作  。

    第一个词:延迟。

    师生比例、班级人数、"分配资源"、学生提问…

      问题的抛出:拥挤的课堂会产生什么样的师生行为;课堂中学生的职权分配;提问中学生的互动思考;做为老师如何调配课堂时间……所以举手等待和回答问题的时间产生了拥挤。

      对学生的影响:这种"交通管限",造成等待和延迟,学生用了多少无谓的时间来等待和延迟?这种现象是我们认为是司空见惯和不可解决的问题。

      在学习的场所,就会出现等待、延迟、干扰、打断、排队…等现象,做为老师,课堂学习的重点不在讲授知识,而是维持秩序,学生必须遵守轶序,培养耐心的习惯,否则就要放弃自己的思考和表达。这些影响的现象,就是隐性课程。

      第二个词:表扬。

    在学校实际的教学中,我们躲避排名,躲避“差生"这个词,换以后进生、学迟生、潜能生…但是评价无时不在,排名时时发生。

      不管学校有几种方式来处理,对于学生来说,第一种方式叫顺从,还有一种方式叫掩饰。如,学生在考试中抄答案,在讨论中假装有兴趣,给老师提供错误的回答等等,这些都是掩饰。目标是什么呢?就是能够争得更多的表扬,避免更多的评价。还有一种更糟糕的结果,就是把评价去价值化,这个概念让评价结果不再重要。像班级里某个学生假装跟班级不发生关系,这个学生既不会服从,也不会欺骗,他们就是不要让定位,因此愿意服从老师的最低期望,他之所以愿意做最小的程度的服从,只不过是因为惹了麻烦,就得跟学校官方或者别的什么成年人有更多的瓜葛,这是他努力避免的唯一状况,每个班级都会有这样的人…

    这段话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分析透彻,听课的校长们频频点头。说出了教育中和课堂上真实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学生在整个课堂生活中的尴尬现象的学习反应,我们老师就应该思考如何做一名合格教师。

    二、合格教师

      教师如果仅仅是一个公共机构的一部分,那他就完全不会是一名合格的教师。他也必须坚持某些别的东西,尽管这已经超出了官方的任务。

      (1)理解学校:

      就像服从机构的期望会带来奖赏一样,不服从就会带来麻。事实上,隐形课程对学业失败的影响,要比对学业成功的影响更大。或者说,让老师发牌气的主要原因,是学生违反了机构的规则和习惯,而不是他们在学识上的缺陷。

        (2)理解学生

        学生们学会了克制自己的意愿以服从老师的意志,约束自己的行动以顾及群体的利益。他开始变得消极,学会对自己卷入其中的各种规则、习俗、程序编织的巨网采取默认的态度。他学会了忍受个个小小的挫折,学会去接受更高层权威的方针政策,即使其中的原理没有得到说明、其中的意义完全无法理解也无所谓。

      (3)理解教师

        与抽象的学习理论要告诉我们的东西相比,教师的实际工作过程相当不同。他们每年要工作四十周、每周工作五天、每天连续工作五到六个小时,去管理二十五到三十名学生。在课堂这个狭小但是挤的世界当中,各种事情都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来来去去。

        课堂生活的即时性、老师进行教学决策、评价自己的行动效能时所依据的那些稍纵即近的、含混的符号,都在质疑常见的理性模型在描述老师课堂行为方面的适用性。

    (4)改进课堂

      更不幸的是,学校方面很少有人(或者干脆就没有人)会严肃思考这些问题。那么,怎样オ能在追求个性表达和迎合他人需求之间求得一个合理的平衡呢?当机构设置来越繁杂,当这种机构对越来越多的人来说,成为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时候,对这个向题我们就更加需要多一点了解了。

   

认真聆听中

  《课堂生活》这本书做为"中国教育报教师喜爱的100本书”,于2021春季新出。通过丁道勇教授的阐述及讲解,发现在教育生活中,我们感受到或者知道的一些教育现象,在百年前甚至更早的时候,就有伟大的经典论述。通过这本书的解析,能够给予我们更多的思考和实践操作模仿的路径。

      读书实践相结合,是我们校长的必由之路,慢慢地读着、实践着,我们也许就能创造出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教育学。这不是一条可以“速成”的捷径,通过阅读,既能修身成己,又能成人、成事、成就学校,真是美妙的事情。   

      让好书随季节抽枝发芽,指导我们的教育行为和对课堂生活的观察,让《课堂生活》丰富我们的教育体验,让我们在读书中不断成长。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