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麦小丁】征集优质文章哲思散文

拖着拖着就死了

2020-02-28  本文已影响0人  再出发81c6

“想想吧,因为我们的懒惰,总想着来日方长,做任何事都能拖则拖,竟使那么多的计划、旅行、恋爱、对人生的探究未见实行!大难不至,我们就什么也不做,我们会发现自己又回到日复一日的平庸,生活生活的欲望被消磨殆尽”。      ――普鲁斯特

睡前静坐每日一省,想到一个词“拒绝拖延”。早上醒来,原定计划是背几句名言呢,想着先把昨晚看的内容回顾一下,却发现已经忘了大半。懊恼,觉得还不甘心,试着再想想自己能不能再有新收获,结果竟然把自己又想睡着了。一觉醒来,已是日上三竿。

本来是用脑子努力想一件事儿,怎么会把自己想睡着了?看来,我的潜意识里回避了想不起来的困难,可是这一拖延,计划落空了。

看来拖延是一种心理问题。上网搜索了一下拖延的内涵。什么叫拖延?拖延是个体自愿作出的一种非理性的回避行为。它不仅导致成就低下,压力增加,也会降低人的主观幸福感,有时候还会影响心理健康。

事情不拖到最后一刻,感觉总是不想做,或者做了效率很低,这明显就是一种回避性的拖延。

对于已经决定的必须要做的有益事情,应该学会做合理的时间规划。一切消极的干扰因素要学会远离。消极的干扰因素有哪些呢?比如需要早起,那么床就是干扰因素。你需要快刀斩乱麻一般一跃而起。如果想着再睡十分钟,可能又起不来了。比如晚睡,睡觉前还在不停的看手机,手机就成了干扰睡眠的消极因素。

当然,有的拖延可能是因为事情还没有决定好,这种拖延是一种追求完美的心理。希望事情在拖延的过程中,想的更全面,能够做得更好。这是一种策略,可能利于争取更好的机会,做好充分的准备,避免盲目冲动。

而我的拖延,显然是因为缺乏目标引诱和直面困难的勇气所造成的,这样的拖延实在要不得。我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做好目标规划:把长远目标分解成几个小的阶段性目标,让目标具有可行性

②不给自己找任何借口

③远离阻碍目标达成的消极因素

④不逃避任何困难,强者千方百计,弱者千难万险。看看身边那些真正努力的人。

⑤立即行动。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行动永远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再美好的追求,也许就这样拖着拖着就死了。把拒绝拖延也作为一个小目标,一切美好也才会刚刚发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