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受过的那些教育

知否?知否?顾廷烨和四姑娘的亲身经历告诉你,为什么不能这样教育孩

2019-03-23  本文已影响2人  唐麦吉

《知否》是一部很火的电视剧,剧里人物丰满,情节跌宕起伏,通过盛明兰的成长经历,讲述了一个家宅的兴衰和古代礼教下的女子奋斗传奇故事。

剧虽结束了,顾廷烨那句“我是被捧杀着长大的”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什么是捧杀?

捧杀出自《风俗通》 :“长吏马肥,观者快之,乘者喜其言,驰驱不已,至于死。”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官吏的骏马强壮厚实,看到的人都说肯定跑得很快,骑马的主人对这些夸奖感到得意,使劲让马不停奔跑,以至于马儿过度疲劳而死。

而《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为:过分地夸奖或吹捧,使被吹捧者骄傲自满、停滞退步甚至导致堕落、失败。

顾廷烨从小到大犯错了,他的继母小秦氏从不管教,父亲要责罚,小秦氏也极力维护。养成了他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行事荒唐,科举无望,名声尽毁。若不是他多年读书,又碰到明兰点拨,这辈子就完了。

仔细想想,我们对自己的孩子又何尝没有过无限制的包容和忍让呢?

孩子摔倒了,怨地面不平;被板凳绊倒了,怨它挡住路了,甚至孩子弄坏了别人的东西,也是家长道歉,主人家看在是小孩子,也不说什么。

有时候本来你是受害者,如果你计较了,反而是你的不对了。

“一个大人,跟个孩子计较什么?”

“他还是个孩子呢,他不懂事,你一个大人也不懂事?”

……

诸如此类的话,不胜枚举。

大人不应该跟小孩子计较,同样是孩子,大的要让着小的,至于谁对谁错?算了吧,他还小呢。

从小到大我身边这样的例子太多,以致于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都认为这样是应该的。

直到有一天我在网上看到一个短视频:

一个小女孩跟爸爸去逛超市,不小心把货架上的商品碰到地上了,女孩没有把他们捡起来。爸爸看到了,坚持让女孩把商品捡起来摆好,并对他们道歉。

短短几分钟的一个小视频,对我的触动巨大。

我明白了为什么同样3岁的幼儿,有的活泼顽皮却懂得分寸,有的却任性妄为闯祸不断,讨人厌烦。

大致就是两种教育方式下的结果。

我们总以为小孩子年纪小,不懂事,犯点小错没关系,他们长大了自然就懂了。

殊不知,每个人的价值观都是从他的经历得来的。小孩子犯了错,家长为孩子指出来,并告诉他这样不对,那他下次就不会再做;如果没有人纠正和引导他,他自己本不知善恶对错,当然就认为这是对的。

一开始犯的错是小错,没人引导他,渐渐的就会由小变大,到最后无法收拾。

这不是危言耸听。

很久之前,看过一个故事。

一个十七八岁的孩子因为犯罪,被判刑几十年。

到了探监日他的母亲去看他。

母亲说了很多,儿子却始终不发一言。直到母亲要走,儿子才对母亲说:“妈,你过来一点,我跟你说件事。”

母亲凑过去,儿子一口咬掉了母亲的耳朵!

儿子愤恨的说:“都是因为你,都是因为你的纵容,我才变成这样,我的一辈子都被你毁了!我恨你!我以后再也不想看见你!”

母亲痛哭流涕:“我都是因为爱你啊!”

被她悉心呵护大的儿子这样对待,这位母亲是痛苦的。

可又何尝不是她无条件的忍让和纵容才导致了这样的一个结果,孩童时从不引导和纠正,对孩子的错或是一味的袒护,或是替他解决,她以为这是爱,却将儿子养的不分善恶、不辨是非,最终让孩子酿成大错,害了他一辈子!

古人言,慈母多败儿,说的就是这类捧杀式的教育方式,而这种伤害不仅会伤害孩子自己,对他人、对社会也会造成伤害。

上面那个被判刑的孩子,固然是被他母亲捧杀教育的受害人,可他做错事伤害的那些人又何其无辜? 他们本来可能过着很幸福的日子,因为他的伤害,又何尝不是被害了一生呢?

我们也常常看到这样的新闻:

一个小伙子在路上看见人家姑娘长得漂亮,就悄悄走近他,偷偷的摸上一把,甚至于趁没人注意把姑娘拉到没人的地方强奸。

一个二三十岁的大小伙子有手有脚却游手好闲,不工作。没有收入,就每天朝父母要钱,父母给的不够,就打骂父母,再不够就去偷、去抢甚至于杀人抢劫。

这类人可谓罪大恶极,对他人,对社会造成了重大伤害。

但是强奸犯不会天生就是强奸犯,杀人犯也不会天生就喜欢杀人,这些坏人固然让人痛恨,更可恶的是,让他们成为坏人的这种教育方式,不仅害了他们自己又害了别人。

害人的人得到了惩罚,而害人的罪魁祸首——捧杀,还在被用来教育我们的下一代,更可悲的是,很多人仍然没有意识到。

《知否》里还有一句话经常出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林小娘认为让自己的孩子穿的用的吃的比别人好是爱,不让孩子受罚受委屈是爱,为让女儿嫁到豪门不择手段人是爱,殊不知,这些只是物质上一时的满足,和不理性的溺爱。

真正的爱,是为孩子的长远打算,让孩子知善恶,明事理,帮助他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否则,你教育不好孩子,到了社会,自然有别人替你教育。

这种教育,轻则是一顿骂、一顿打,严重的话可能就像上面那个例子,被判监禁几十年,毁了一生。

所以,当我们再次面对熊孩子的捣乱时,多想想吧,别再一句轻描淡写的“他还是个孩子,算了吧!”就过去了。需知每一次纵容,都是一粒伤害的种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因必有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