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生活会永远幸福快乐吗?
小时候,看童话故事书,结尾总是王子和公主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长大以后,才知道,童话里都是骗人的。现实会告诉你,哪里的永远幸福快乐的日子,公主也许不会做饭而且爱放屁,王子也许脾气不好不顾家。
人活在世界上好像就是有无穷无尽的烦恼。而你真正计算过吗?纯正的开心快乐的日子有几天,几分钟,甚至几秒钟?
甚至,快乐是什么?你知道吗?
最近在看的《人类简史》,有关于快乐的这一章的解读感受颇深,不禁要写下来分享。
我活了半辈子的妈常感慨说,生活在现代这个时代是幸福的。我们科学技术这么发达,医学也那么先进,大多数中产阶级过着舒适的生活。死亡率大大下降,除了个别地区外,没有战火的硝烟,基本上是和平的世界。按理说,我们是不是该特别快乐呢?好像也没有。也许你还没有远古时代在大地奔跑狩猎的人快乐。
快乐该如何计算呢?我们讨论快乐的时候往往会考虑以下因素:有钱,健康,社会,伦理,心灵等因素。有钱人可能并不一定快乐,穷人也未必不幸福。
一般对于快乐普遍接受的定义是“主观感到幸福。”依这个观点,快乐是种个人内在感受。
可能是因为当下的直接快感,或是长期生活方式的满足。现如今,许多人会拼命挣钱,因为他们认为金钱会带给人快乐。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金钱确实会带来快乐,但是有一定的限度,超过限度之后效果就不那么明显。如果你本身生活在底层,苦苦挣扎,忽然中了两百万彩票,那么你的快乐会持续很久。而如果你本身就是年薪几百万的外企高管,就算中了两三千万的乐透,主观幸福感也就会提高几个星期。你不过会换一个更好点的跑车,更豪华点的房子,喝更顶级的红酒,而这一切很快就会没有新鲜感。
而有关健康的身体也是这样,疾病会短期降低人的幸福感。但除非是病情不断恶化,并且伴有持续疼痛,否则当时间流逝,你会日益接受这一切。就像糖尿病这种慢性疾病,尽管刚得的时候会郁闷一阵子,但是很快会调适过来,带病依旧可以很快乐生存。
快乐与否,家庭和社群要比金钱和健康来的重要。拥有爱你的另一半,亲情的温暖,朋友的支持,这些更容易提供幸福感。我想这一点大家都深有感触吧。即使没什么钱,健康也有些毛病,但是有着良好的婚姻,许多爱你的家人和朋友,那么你也会感到很幸福。
还有所谓的自由,也许也是不快乐的原因。我们有越来越多可以选择的权利,却又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变成了迷茫和压力。我们大多觉得小时候很快乐,但其实小时候的大部分时光实在学校度过,没有许多自由。下课的时光和课余时间的偷偷玩耍反而会很快乐。步入成人社会,当你可以尽情选择你的人生的时候,正是你不快乐的时候,因为不知道该从何选择才能达到所谓的完美。还有你选择的人也可能会离开你,这也会造成痛苦。于是,现代人越来越多的感到孤独。
关于快乐的最重要的一项发现在于:快乐并不在于任何像是财富、健康甚至社群之类的客观条件,而在于客观条件和主观期望之间是否相符。
你想要什么,然后得到了什么,你就会特别开心。不论你想得到的是一块钱的烧饼,还是一辆法拉利。所以快乐最重要的是知足,而不是一直想要的更多。你会觉得,这一切不是老生常谈吗?古人也都知道,不过现代人还用研究调查得出了一样的理论。
可是,想要满足有多难。人类生来有欲望。总是好了还想更好。欲望会带来生活的动力,会不断的追求,但同时就会带来不快乐。这是一个矛盾体啊。
而且现代可怕的事还有整个世界相通的,我们看到的更多更广,眼界更高的同时,对比会产生不快乐。网络,电视媒体不断给我们带来新鲜的事物,更成功更聪明的人,更美貌的明星,更美好的一切。你永远也比不上范冰冰和anglelababy的美貌,也比不过周杰伦,王力宏的才华,比不上刘瑜,杨澜,柴静的知性,比不上高晓松的知识广博。
相比过去,人们可能只认识周围的人,那么也就比较容易安居乐业。如今看到的听到的,各种大神各种牛逼,不觉让许多人自惭形秽。那么,还能那么快乐吗?所以,如今的时代,要有一个良好又坚定的心态,不受这个新媒体时代的影响,非常重要。可其实大多数人是做不到的。
生物学家认为,我们的心理和情感世界是由数百年演化的生化机制所致。
社会科学家研究快乐的化学成分:由神经元和各种生化物质(血清素,多巴胺和催产素)等构成。我们快乐的唯一原因,是身体内发出的这种快感的感官感受。这种快感永远不会永恒,所以终究会消失。人们会再次迎来痛苦。所以,想要永远快乐,是不可能的。
生物学上科学家可以研究出一种药品,打过之后就会一直快乐下去。就像百解忧,之所以让人不再沮丧,靠的就是提高血清素的浓度。可是每天靠着精神病药物生活也是够了。可以采访吸毒者,他们会告诉你,吸毒的时候最快乐了。心理学家是不是该发一份报告,想要快乐,去吸毒?
“快乐等于快感。”这种生物学原理根本就不对。
我们所追求的还是生命的意义里,真正的快乐。
生命整体有价值,有意义,就能得到快乐。尼采说:只要有了活下去的理由几乎什么都能忍受。生活有意义,就算困境中也能甘之如饴,生活无意义,就算在顺境中也度日如年。
可是从纯粹科学的角度看,人类的生命本来就完全没有意义。人的一生很短暂,消失了以后就不存在了。我们所给生命赋予的意义,也不过是自己给自己的错觉罢了。而这,已经变成了一种集体错觉。
那么,生命的意义与快乐都是主观感受。正如卢梭所说:我觉得好的,就是好的。我觉得坏的。就是坏的。其实我们从小到大都被不断灌输这种感受。这种其实不过是自由主义的独有观点而已。
而关于快乐,许多宗教和哲学都与自由主义非常不同。佛教似乎有着自己的理解。佛教认为:快乐不是主观感受到愉悦的,也不是主观觉得生命有意义,反而是在于放下追求主观感受这件事。
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高僧能够做到心无旁骛,淡然处之。因为快乐只是内心的波动而已。他们的心灵变得一片澄明,自在。这种平静的心情是一生都在追求愉悦心情的人难以想象的。他为什么粗茶淡饭,苦修,这样会快乐吗?其实他们已经放下,追求那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心理感受了。
可是,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不得不说,啥都不追求,什么都放下,还活个屁啊。所以,我离佛教的高深,还差得远。
但是佛教这一点很可取,快乐的关键在于:追求真我,真正了解自己。
我只能在不那么执着于追求快乐的感受中,慢慢发现真实的自己。而不是仅凭感觉过日子。人在短暂的生命中,在慢慢追求探索中赋予其自己的意义。在痛苦的时候依旧抱有希望,在快乐的时候认真感受。人生的旅程中,我是不可能快乐每一天的,认清这一点,心理也就能放下许多。
关于快乐这件事的研究,只是个开始,我们还是要永远探索下去,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