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泼泼地:哎呀!幸亏那个泼妇不是我老婆!
标语曾经是某一个时期的中国特色,网上曾经有人整理过一个集锦,比如:“一人超生,全村结扎!”霸气十足,刀光闪闪;比如:“光缆无铜,偷也没用!”似乎很诚恳的样子;比如号称史上最娘娘腔之交警警示牌:“最讨厌驾驶无牌套牌、遮挡挪用号牌的车辆,一点品味也没有。”还有最让人哭笑不得的东三省计划生育标语:“农村想不穷,少生孩子养狗熊。”
我上小学的时候标语正流行,进行体操比赛,我们入场就都扯着嗓子喊:“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人民体质!1、2、3、4!”连喊三遍。我们教室的黑板上方也写着八个红色大字:“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我曾经对着那“活泼”两字发过呆,前面的“严肃”应该是说上课的时候别捣乱。当然,后来看了《天下无贼》里那位劫匪兄说:“严肃点,我们打劫呢!”我才不那么想了,原来那意思是别起哄,别给老师开玩笑!那这“活泼”是不是说课间的时候要尽情流露少年的天性,玩得尽兴点?现在的话叫“嗨”一点,但是“嗨”到个什么程度,老师才认为你是“活泼”而不是一只猴子?
五年级的一位孙姓男同学(妙在与孙大圣同祖同宗),就是下课上课都从教室的窗户里进出的,确实活泼得让人艳羡。但不妙的是,有一次他正跨坐在窗户上抽烟,被班主任一眼觑见,大喝一声:“孙XX!你是不是想死!”他猝不及防从窗户上跌下,损却了一颗门牙,当然他并不太在意,只是一笑的时候,看上去更加活泼生动了。
泼猴!你又惹祸了!后来,一边慢慢长大,一边和这个词渐走渐远,年青的时候谁不想让人看着成熟点?要不然谁爱点颗烟一脸沉思状装大尾巴鹰?“活泼”,是我们可以在毕业的时候,一脸鄙视地交接给初中以下的小屁孩了。
随着阅历渐多,对这个“活泼”的“泼”字感悟就越来越多,比如见证过几次泼妇骂街、骂婆婆,还见过泼妇打老公,泼妇打警察,文胸都飞舞起来,惊得我魂飞魄散,一路小跑绕过街角,靠在墙上喘着粗气后怕——哎呀!幸亏那个泼妇打的不是我,当然最让人快意的是,幸亏那泼妇不是我老婆!
《水浒》里的泼皮牛二,“泼”得够横够写意,当然被杨志杀得也够痛快够酣畅。牛二是可恨,但没还有开封大相国寺的众泼皮可憎,他们欺软怕硬,想算计鲁智深反被踢进粪池,“泼”得很肮脏。
把这“泼妇”和“泼皮”之类的联想起来,让我对“活泼”这个词有了越来越多的反感,甚至想把他归入贬义词之列。说心里话,就算是对于小孩子,我也不喜欢他过于活泼,活泼到无片刻宁静!活泼到神似于大闹天宫的泼猴!现在这样的熊孩子倒有越来越多的趋势,有时候活泼到得让别的有教养的人类去替他的父母出手管教的地步。我推测如果他的亲生父母还有良心,每次拜倒在佛前,最想得到的一定是紧箍咒。
再后来发现,“活泼”这个词资历并不浅薄,在明代吕坤的《呻吟语·存心》里他说:“心要从容自在,活泼于有无之间。”这位“抱独居士”说得比佛经还难解,无非是说心空万物,无所羁绊,不要执著于有也不要执著于无,但是心为什么要那么“活泼”呢?
这就得去找“活泼”的本源了。
《大慧禅师语录》卷十九说:“不用安排,不假造作,自然活泼泼地,常露现前。正当恁么时,方始契得一宿觉。所谓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一宿觉。”
赵州和尚经典公案《赵州禅师语录·壁观》:“见道之人通身是眼,全身是戏,故时时事事都可以演为教化之章。禅者,活泼泼也,非枯木死灰。”
记住这个“非枯木死灰”,有一则至有趣的禅家公案必须说一说:
《五灯会元》卷六“亡名道婆”条:有个老太太修了茅庵供养了一位禅僧,派一位妙龄女子每天送去食物和生活用品。如是二十年,老太太想知道僧人是否得道,于是吩咐女子进去之后抱住他。女子按照吩咐去做,问僧人是什么感受。僧人答道:“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气。”老太太一听大怒,认为自己二十年供养了一条俗汉。于是赶走僧人,一把火烧却了庵堂。
借用《水浒传》照片当香腮红唇送来时,这个庵主却念句怪话装蒜,无怪婆子说他是个俗汉。这确乎是一个极凶险的两难选择,庵主是走进了死胡同,但是活泼泼地去享用了美女,那不得把老婆子气杀?所以,我斗胆替庵主说一句:“月下女子,美如观音!”或者我再换一句:“流水落花,天上人间!”不知道那位道行更高的婆子以为然否?要是哪位北京的朋友看得心领神会,却不许笑!
曾经有个庞蕴居士,举家参禅论道 ,日以为常。有一天,庞公认为时间已到,将要坐化,叫女儿灵照出去看太阳是否已到正午?灵照已知其意,哦哟?老爸想在正午坐化?所以她看了回告说:“已近中午,但有日蚀。”庞居士听说生好奇心,遂出外去看,及见并无日蚀,回到房里,却见灵照已据其座,先行坐化了,庞公不觉呵呵大笑,说“我女机锋捷矣!”
丹霞访庞蕴居士图过了七天,有州牧于公来问病,庞居士和于公谈笑之间,忽枕于公之肘上而逝。庞婆见老头也走了,跑到田里告诉儿子,儿子闻此情形,就站在田中倚锄而化。庞婆见他们个个都去了,也拨开石头缝隙,随口留下一偈而去:“坐卧立化未为奇,不及庞婆撒手归。双手拨开无缝石,不留踪迹与人知!”
参禅悟道到了这个境界,坐化也化得充满了童趣,这家人才真是活泼到家了。活泼泼地,本是禅宗的熟语,一切皆出自本心本性。
活泼泼地苏州之留园有一水阁,名“活泼泼地” 。水阁位于园之西区,假山下有溪水逸出,之东北角,接近曲廊尽头,即“活泼泼地”。建筑为水阁形式,或称水榭,单檐歇山造,四面环有走廊。南面临水,其下凹入,宛如跨溪而立,令人有水流不尽之意。水阁取名于殷迈自励诗“窗外鸢鱼活泼,床头经典交加。” 此处静中涵动,鸢飞鱼跃,天机活泼,因借以为名。
水阁之名“活泼泼地”,本来“地”为助词,这里巧用为名词,虽出于机心,但也着实难得,不知是哪位“活泼泼”的文士妙手偶得,想必也应有一段故事。
太史叨叨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