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散记(284)
自从我决定周末要像以前上班的时候那样,至少大搞一天卫生以后,我发现我的世界都安静了起来。
对,是安静,不是干净。每周腾出一天的时间,沉浸式做卫生,房间卫生,个人卫生,以及住宿周边楼道的卫生后,我的生存环境干净了,我的心也安静了。
随着智能手机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浮躁已经成了大多数的人的标签,我也不例外。能静下心来沉浸式做一件事越来越成了一件奢侈的事。
在老年大学,看到一些比我还要年龄大的姐妹,边做动作,边眼睛瞅着眼前的手机,尽管每次课前老师反复强调手机要静音,但有人就是我行我素,手机永远是很夸张的铃声,什么时候响起都必须第一时间接起来。如果你没看到她们本人,你不知道老年大学的性质,几乎是清一色年过半百的资深女人,你肯定会以为我说的是网瘾少年,或者日入过亿的大富豪。我对很多中老年人一刻离不开手机的做法,比对网瘾少年更难理解。
人年轻的时候,自制力差一点,完全可以用年轻唐塞过去,那么老了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很好奇这样做的人,她们是怎么教育下一代的呢?
年岁越大,心里沉积的事情越多,越需要一颗沉静的心。这是我离开职场后感受越来越深刻的一件事。
年轻的时候,我们为了生活,为了工作,不得不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不得不在各种各样喜欢或者不喜欢的事和人中间主动或者被动的周旋。偶尔烦躁,偶尔亢奋,偶尔身不由己的沉浸在网络的世界里,被手机绑架都是容易理解的。
毕竟人活着生存是第一位的,工作是我们的饭碗,我们没有理由不重视。
我在培训学校的时候,两个手机几乎从来不敢离手,就怕哪位家长发信息没看到,或者错过了老板主管什么的重要指示。那时候工作压力大,每天操作两部手机更累。工作压力大,孩子也刚刚离开我,去异地求学,抛却工作的丝毫不可疏忽,孩子单身在外 ,我也怕她有事随时找不到我,手机是我赖以生存的武器,也是我和孩子联系的唯一纽带。那时候我每天捧着手机,手机中的大多人,都有着我至少两种以上的联系方式。qq,微信,电话,短信,甚至空间,朋友圈,公众号,只要能和外界取得联系的地方,都被一些人,一些事严严实实包围着,透不过气来。
后来离开了学校,决定回归家庭后,我第一时间退出了所有的工作群,以及与工作相关的所有群,并淘汰掉了旧手机,几乎删除了两个手机中之前与工作有关的所有人,同事家长学生等的联系方式,只留下平常相处舒服的少数人的联系方式。
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资深老大妈,没有那么多人关注我。这一点我一直还是清醒的。而这个清醒让我一直做人低调,甚至在各个平台写字也很佛系。不会刻意的迎合读者,更不会刻意的关注太多的人。除了礼貌性的互关和互动,其余的一律与我都是可有可无的存在。
生活中,我给人的感觉是高冷的,这是从年轻时就被贴上的标签。尤其是第一次与我打交道的人,我是理智的,她看我是高冷的,当然相处久了的人懂得我的随和,也了解我的高冷只是一种性格缺陷的无意的泄漏。
上网写字多年,我喜欢以最真实的状态示人,以至于很多人给我的标签依然是傲娇,高冷。要说我并不执着于别人对我的看法,这是真的,但这并不能说明我其实根本不在乎别人如何看待我。
半生以来,我习惯将别人对的一星半点关注无限放大,反复纠结和内耗自己。对于这个问题我一直找不到好的解释。直到最近我看到一段小视频,说别人稍微对你好点,你就想着怎么翻倍的回报,这不是因为懂得感恩,而是缺爱的表现。看到这种解释,我忽然就释怀了。
我从小缺爱,没错。是缺爱。
从小到大,除了父亲在忙碌之余会抽空关注一下我,就没有人在乎过我。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尤其是妈妈的爱,奶奶叔伯姑姨,表姊妹,堂姊妹等一应相关人的关注,我拼命的学习,我将成绩永远考成了全班第一,小升初时全校都轰动了,家里人在二伯母一句“还不是阅卷老师给她二伯面子,给了她这么好的成绩”的蛊惑下,我所有的努力都被当时任初中部校长二伯的一个面子全部抹杀了。
尽管如此 ,我还是一路狂奔,初中考高中,我以全县前五十名的成绩进入县一中,成了四邻八乡,多年来唯一一个考上高中的女孩子。
这次我的优秀果然改变了母亲对我的看法,她积极支持我上高中。那时候家里条件一般,父亲是希望我初中毕业考个师范,早点就业帮衬家里。但是妈妈认为考上的高中为什么不上,为此大字不识一个的妈妈第一次站出来为我撑腰,送我顺利上了高中。
当然现在看来读高中,也不见得就是最好的选择。第一年师范学校要预选,偏偏预选的头天晚上,我发起了烧,第二天考试的时候,整个人不在状态,师范与我完美错过。父亲的意思是上我补习一年初三,第二年接着考师范,但母亲执意送我上了高中。就这样,我的命运也算是改写了吧。
如我所愿,毕业后进了城,这一点是我对当时站母亲一面的私心。我不敢跟父母说自己想成为城里人,也不敢和她们说出毕业后我想去城里工作的想法,那时候师范毕业我大概率是会回到家门口的学校教学一辈子的,但我急切的想逃离那个缺爱的家庭,因此从心里我是渴望考出去的,但是从小胆小的我,除了在心里想想,其实根本不敢和任何人吐露我的心声。
果然也是你心里渴望什么,就会得到什么,我如愿的进了城,成了一个彻彻底底的城里人。只是我骨子里那种一心想逃离原生家庭的心却从未变过。我毕业后不久就和那人恋爱结婚,我看中他的是和他恋爱,随时可以结婚,因为他没有父母,哥嫂都已成家搬了出去,一个人住了一套两居室的房子。而当时如果找了厂里其他小伙子,也许还得等待排队分房什么的一段不短的时期。至于厂外的人,出入社会,平平无奇的我根本就没有能力被不熟悉的人看到,而家里的人是不会关心我找个什么人结婚的。那时候父母只会告诉我不要和男孩子随便来往,到时候吃亏的是你。至于我找个什么样的对象,他们也许直到现在也从来没思考过这个问题吧。
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这个我信,但我要说的是很多人在出生前命运其实就已经定了。当然少数人逆天改命的事并不少见,但这种事指定不会发生在我身上,因为我太平凡。
明确自己的平凡,并不完全是一件坏事吧。至少可以踏踏实实做个平凡人。
半生平凡的我,年岁大了早已完全习惯平庸的生活。
刚退出职场时,我的心思还是有点活泛,一会儿一个想法,但今年过完年后,我忽然真的心静如水了。不再想那些有的没的事,也不再在乱七八糟的琐事中纠结了,而是坦坦荡荡的做起了自己。
规律生活,该干活干活,该和自己说话,就拿出平板写一会字;该锻炼就锻炼,该看书写字练习葫芦丝就行动起来,不拖延,也不依赖。生活清爽了好多。
可以肯定的说,我很喜欢现在这个清清爽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