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一看就懂的写作秘诀之二:觉察力
今天,继续分享蔡淇华老师《写作吧!你值得被看见》一书,写作技能的第二个能力——觉察力。
法国艺术家罗丹说:这世界并不缺乏美,只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
世界存在万千,生活着的我们,只要允许自己多多去看见,多多去观察,多多去感受,多多去体会,世界大自然的美,原本就在那里。
这个“看见”和“观察”,不仅是肉眼所见的万事万物,更需要我们懂得打开心扉,在外看见的同时,用内在的心灵之眼去觉知一切存在之美。
孩子降生,他的最初是用眼睛来探索这个世界,后来慢慢长大,再加上活动的肢体,好奇地探索这个世界。所以,孩子走到哪里,都要看看,摸摸。这是他发现存在之美的方式。
可是相反,成年人好像常常会对周围的一切表现出冷漠、无感。为什么?
蔡淇华老师在“觉察力”开篇说:“我们太‘习惯’自己的生活,所以对生命的独特性习焉不察;渴望改变生命,却在一次次挫折后,开始害怕去碰触……”
看到这句话,我感受到两层意思。
第一层在讲我们成年后,在固有的生活模式里运转,因为习惯,因为熟悉,我们会变得僵固,从而忘却自己和身边那些纯粹生命的本身,其实拥有着属于他们的独特性。
当我们不懂得如何欣赏自己生命的独特性时,自然也就不懂得如何欣赏别人生命的独特性,正如奥修所说“一而一切”。
第二层感受到的是,人在经历过现实挫折后,可能会变得退缩。为了避免再受某些挫折,则会产生与外界的人、事、物隔离。启用个人的心理防御机制,像个真空,对外划清界限,让自己一味处于“狎其所居”里,变得麻木无感。
最近的连续剧《都挺好》,剧中苏明玉打小父母待她不好,二哥欺负她,她上大一已经拒拿家里的生活费,自食其力,十年未回家。
但她并没有害怕生活带给她的屈辱,考验。反而,她卯足浑身的劲儿,一步一步走向成功。“被伤害过,而不敢碰触,害怕再受伤害,”这是人格没有独立,人格没有自由。
“堕落,谁都会,但能够一次次再爬起来,是本事。”
在麻木中,在隔离中,在无感中,封闭了心门,人变得不敢再去看见别的东西。不敢再看,也不敢再去感觉,觉察力就在“不敢”中消亡怠尽。
写作,需要敏感细微;写作,离不开觉察。
让我们认真感觉每一个当下吧!
最后,蔡淇华老师告诉我们:“觉察”不仅有助于构思行文,也是带领我们看人生的最佳向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