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读书想法

听法医讲那些不为人知的案件背后的故事

2023-04-25  本文已影响0人  读书的羽丛

“锅里煮的,是一块女人的骨头”,“照片中的她蜷缩在行李箱里。没有头,没有四肢”,这不是犯罪现场,而是一名法医与无头女尸的“对话”现场。

提起法医,总会带有一丝神秘和恐怖感。法医每天的工作内容是什么?他们如何解剖尸体,怎样做出尸体鉴定?怎样判断案发现场是不是第一抛尸现场?

不熟悉这一职业的人对此会充满各种猜想。

廖小刀是一名从业18年的法医,经历过数不清的案件,专门处理沉积悬案,曾因破获了南方某省挂名的一号、二号大案,被同事戏称“积案小王子”。

他和南方法医刘八百的纪实文学《我的骨头会唠嗑》共两册,准确地说,是一部尸检手记,记录了他们从业生涯中各自12个最离奇震撼的真实案件。

廖小刀用解剖刀一般的冷峻而精准的笔法,一点点地剥开人心。翻开这本书,在技术与诡计的博弈里,感受法医为守护真相而奔流的热血

对于法医来说,基于案发现场的基本判断,通常会影响最初的侦查方向,因此,通过残缺不全的尸体给出判断,很考验法医的职业技能,根据每一道伤口的大小、深浅和走向等信息,给出精准的尸检报告。

从碎尸沉案到城南小学生失踪案,再到“尸体黑市”,对于法医来说,面对溺水、高坠、割喉,甚至高度腐败的尸体,只是他们日常的普通工作。

可是,这些案件如此真实,又如此震撼,而它们背后的世界更是冷漠又讽刺,也透出人性的东西。

这套书让很多人了解案件背后的真实情况,从法医的角度了解案件的始末。也让更多人知道,在更多的地方,无数法医一次次站出来为死者代言,为生者维权,一次次协助破案。

有时,一个错误的判断会耗费掉本来就有限的人手和精力,更可能导致后续侦查徒劳无果。

法医要承受的压力,何止是不愿与其握手的死者家属、不愿与其同桌吃饭的熟人?何止是大量排队等着勘验的尸体?还有来自悬而未破命案的进展停滞但又不甘心放弃的心理和精神压力。

面对无言的尸体,他们只能拼命和尸体对话,“问”出死者的身份和死因,寻找蛛丝马迹,破解尸体留下的密码。

在这套书中,一个个真实发生的故事背后,是警察们破案的艰辛,也是法医工作的琐碎和忙碌,更是被害人生前的真实生活状态和藏在人世间的悲苦

也许,有的被害者,在非正常离世后就像人间蒸发一样,慢慢地不再被家人、朋友和身边的人谈起,除了侦查人员,大概没有人会再去关注和寻找其中的真相和背后的秘密。

作者说,从业这么多年,他见过了太多尸体,也曾无数次见证死亡,但是即便如此,他也只是见惯了尸体,而非见惯生死。

虽然我们都终将走向死亡,但对于死亡仍然心存敬畏。

作者把这些与死亡有关的故事和一些片段分享出来,他们为无辜的涉案尸体发声,找到真凶,也帮助那些无名无声的尸体,找回尊重和回家的路。

这些都让我们感到,死亡离我们那么远又这么近,也让我们看到,更多关于生死和人性的东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