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星巴克都翻车了?众多洋品牌屡屡出事问题到底出在哪了?

2021-12-17  本文已影响0人  慕容随风

据每日经济新闻的报道,洋品牌在中国又出事了。这次“翻车”的是星巴克,而且还是一次大“翻车”,踩到了食品安全的红线,触及品牌赖以生存的产品质量底线。

媒体记者在无锡市两家星巴克门店卧底调查发现:食材过期后仍继续用,做成多款畅销饮品售出;主管、店员“言传身教”篡改保质期,有的食材被人为“延保”一周;承诺“开封后不过夜”的糕点,第二天偷偷上架。

几个小时后,星巴克中国通过微博做出了回应,称已于第一时间关闭了这两家门店,并立刻启动深入调查。

看到这里很多人不禁想到前不久的加拿大鹅事件,一位上海消费者在“加拿大鹅”专门店购买了一件价格为11400元的羽绒服,由于衣服商标绣错提出退货,却由于“所有中国大陆地区专门店售卖的货品均不得退货”的条款而被拒绝。有网友发现,加拿大鹅在中国大陆实行7天无理由退货条款,而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地区适用的却是30日无理由退货的相关条款。

在退换政策“内外有别”风波风波持续十多天后,在被中消协约谈压力之下,加拿大鹅才对中国大陆地区直营线下专门店购买商品的退换货条款进行了“14天退换货”更新优化。但没有就此事致歉。

看到最近一段时间这么多洋品牌密集翻车,很多人都会很奇怪,这些洋品牌到底出了什么事,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

首先,我们在看这些洋品牌的品牌故事的时候,都会觉得这些品牌在自己的国家都做得非常好,甚至于说可以说都是不作恶的典范,那么既然都是如此典范的公司,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问题?其实最核心的原因是洋品牌本身的一种优越感,对于这些洋品牌企业来说,由于他们从海外进入中国,基本上都有着比较不错的市场背景,在这种背景光环的加持之下,洋品牌企业其实已经有了一种独特的市场优越感,比如说著名的星巴克,它在美国可能就是一个路边的咖啡馆而已,但是在中国却喝出了高端上档次的感觉,这就是洋品牌优越感所带来的好处。当然买的和卖的两者之间是一个愿打愿挨的关系,我们不能说星巴克定价高就会有问题,只能说星巴克这种定价至少他征服了一定的消费者。只是当这种优越感被放在一些食品安全标准或者质量标准方面的时候就会出现问题,对于这些企业来说,不能因为自己有一定的市场优势,就放弃了食品质量和安全。

其次,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对于当前对于各个品牌在质量安全问题上面的处罚其实是相对较轻的,相比于其高昂的成本和费用来说,这么轻的食品质量的处罚这些企业其实有了一些有恃无恐的感觉,毕竟大部分时候大家能发现的都是少数,而发现不了的是绝大多数,而绝大多数所赚来的费用远超过食品安全处罚所带来的成本,这可能才是当前这些洋品牌选择这样的一种方式的原因所在。

第三,从整个市场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对于当前的所有市场的品牌,其实都应该采用一视同仁的态度,无论你是什么样的品牌,无论你是国产品牌还是洋品牌,都应该在国内采用同样一个标准,认认真真遵守我们国家法律规范对其的要求,不能因为你是洋品牌就能够执行双重标准。中国消费者也会逐渐擦亮眼睛,如果洋品牌总是用自己的特殊市场优势地位来糊弄中国消费者的话,消费者也会用用脚投票来真正放弃这样的品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