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流归宗:揭秘人类最终的理想与目的!
王建平:《感知理论一句话问答录》(19)
151.问:用善与爱能消弥人间的分裂吗?
答:事实证明不行,善与爱只是对人的要求,不是人的本质状态,生命的本质是个体的和分离的。
152.问:人的本质关系不是爱吗?
答:不是,是共同的感知。
153.问:共同感知超越了爱吗?
答:爱只是某种行为过程,共同感知是人之间的本质关系。
154.问:爱不是共同点,感知才是共同点?
答:感知是人的共同存在方式,是人永恒的共同点。
155.问:以这个共同点建立的感知社会是理想的社会吗?
答:是人类最高级的社会形式,也是终极的社会形式。
156.问:它实现了人类的所有理想吗?
答:它超越了人类的所有理想,此前人类并没有这样理想过。
157.问:此前人们理想的是:无所不能、应有尽有吗?
答:人们想象的是人会得到些什么,几乎不想人应该是什么;得到什么是外在的,成为什么是内在的。
158.问:不是想成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长生不老的人吗?
答:成为这样的人目的何在?
159.问:目的不是为了生存吗?
答:生存的目的就是生存,这是人自造的陷阱。
160.问:生存以外还有目的吗?
答:生存是过程,终极才是目的。
161.问:人的终极目的是什么?
答:是感知存在,是存在的感知;是愉悦的感知存在,是存在的愉悦感知。
162.问:感知目的是人生活的核心?
答:正是,人以感知为目的,组成共同的感知生活。
163.问:感知不是个体的吗?
答:整体的感知不能分解为个体,个体是一个感知单位,和其他感知单位不发生矛盾。
164.问:比如食物分配,不会有矛盾吗?
答:进食是一个共享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还有其他感知产生,如果弃其他感知于不顾,进食过程不会愉悦,更与目的相违背。
165.问:愉悦是综合的,不是一种单项的享受是吗?
答:正是,愉悦是一种存在状态,单一的食与性的过程并不能获得愉悦。
166.问:愉悦是快乐的高级状态吗?
答:快乐是水滴,愉悦是海洋。
167.问:人们不再寻求快乐了吗?
答:是快乐固化成了愉悦,愉悦成为人的生活的品质。
168.问:人怎么获得愉悦?
答:从共同存在中、从创造活动中、从他人反映中。
169.问:从他人获得愉悦吗?
答:愉悦是互在的,必须从对象获得愉悦,他人是愉悦的主要来源。
170.问:这出于感知的原理吗?
答:人在感知与被感知中转换,人在自己和他人角色中转换,你从他人感知愉悦,他人从你感知愉悦。
171.问:生命就无法转换是吗?
答:正是,生命是独自的,感知是相互的。
172.问:感知是连接人与人的纽带吗?
答:感知原理和感知特性使人与人无法分开。
173.问:这就是人类感知共同体存在的原因吗?
答:正是,感知理论的目的就是建立人类感知共同体。
174.问:在感知共同体中,人与人息息相关吗?
答:人从他人获得存在的感知,他人是你的感知利益所在。
175.问:这个共同体超越天下大同了?
答:算是天下大同的升级版,不但同劳、同产、同享,而且同心、同命、同在。
176.问:同命就是同感知吧?
答:对,感知就是人的生命。
177.问:新纪元到来,没有生命的概念了对吧?
答:是的,感知理念替换了生命理念。
178.问: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的关怀中吗?
答:个人生活在感知社会中,接受智能感知数字系统的安排、管理和服务,个人只和三种角色发生关系:自已、社会、他人。
179.问:没有其他关系了吗?
答:因为不必要,所以无需建立其他关系。
180.问:这么简单的生活能让人幸福吗?
答:简单、纯粹、自由是感知生活的个人状态。
181.问:那时社会的财富极大地丰富吗?
答:那时没有财富概念,感知资源极大丰富。
182.问:感知资源是指物质吗?
答:不是,是指用于感知生活的所有材料,物质的和精神的,现实的和虚拟的。
183.问:这些资源是谁创造好的?
答:当然是人自己创造的,那时生产就是服务社会,生产活动也是感知活动。
184.问:人都自觉接受社会管理和监督吗?
答:社会就是智能网络数字系统,人的一切行为都记录和保持在网络中,没有也无需人为的管理和监督,人机同步运行,个人的生活全面公开,一目了然。
185.问:那时人会犯错吗?
答:会的,犯错会立即反应,并迅速得到纠正。
186.问:谁来维护社会秩序?
答:社会依靠科技能力,按照人们的意愿来管理和维护正常生活秩序。
187.问:没有一个权力机构吗?
答:没有必要设立权力机构。
188.问:出现矛盾纠纷怎么办?
答:没有矛盾纠纷。
189.问:人都是高度自觉的吗?
答:人们都知道该做什么,不做什么。
190.问:人出现异常情况怎么办?
答:这属于事故性质,有专门的应对方案。
191.问:没有劳动及报酬吗?
答:没有,有的是服务和接受服务的记录或者账单,任何人都知道你做了什么和没做什么,人主动衡量和计划自己的生活。
192.问:人机互动是什么涵义?
答:人的日常行为数字化运行,生活系统和数字计算系统并行互动运转,不是人变成机器,更不是机器变成人,人机区别鲜明。
193.问:机器人会取得人的身份吗?
答:不会,机器人不会成为与人相同的感知体,它们只起到被感知的作用,服务于人的感知。
194.问:它们会攻击人类吗?
答:没有人供给它们攻击意识,它们不可能产生另外的行为理念,机械故障除外。
195.问:机器人是不是人类的威胁?
答:在生存理念下是,在感知理念下不是。
196.问:地外文明对人是福是祸?
答:人大多以己之腹,度外星人之心。
197.问:外星人对人类有意义吗?
答:几乎没有意义,人猜测外星人和人一样执行生存理念,实在毫无想象力。
198.问:外星人不像人吗?
答:外星有人无人,只要不与人的生存理念相近似,都是没有意义的,人注定是唯一的存在。
199.问:再无相似或相近的存在?
答:可能性几乎接近于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