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灭亡之前(四)
有一份不用动手就能吃到的"大餐"和动手了还不一定好吃的晚饭在我面前供我选择,那我一定会去选大餐。
我想,苏联大概也是这样的。1939年8月,苏联在分别和英国德国交流关于结成同盟的事情,事情进展到一定程度,苏联希望外交大臣能够来莫斯科以表诚意。但是英国外交大臣没来,却来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威兹萨克在希特勒的吩咐下急着要去莫斯科谈判,仿佛是要同苏联建立多么亲切的关系一样的。苏联,上当了。
1939年8月15日,舒伦堡大使当天晚上接见了莫洛托夫。按照柏林的指示,舒伦堡跟莫洛托夫说了德国外交部长威兹萨克将到莫斯科来的急电,莫洛托夫仍旧不动声色,他说:"要求有充分的准备,才能使双方的意见交换得到成果。"当天深夜舒伦堡把急电传回去以后,里宾特洛甫知道以后就急忙赶往上萨尔斯堡向元首请示,第二天午后,里宾特洛甫把回复传给了舒伦堡,让他赶快把内容给莫洛托夫看。电报内容大致如下:"德国准备同苏联缔结一项互不侵犯条约,而且,如果苏联也有同样愿望的话,这项条约的期限可定为25年,期满以前不得废除。······我请求你再一次把这一指示逐字读给莫洛托夫听,并且要求立即知道俄国政府和斯大林先生的意见。为让你心中有数起见,再告诉你一句绝对要保密的话,如果我能在本周末或者下周初到莫斯科的话,对我们将特别有利。"
希特勒和里宾特洛甫在上萨尔斯堡焦急地等待着。但是直到8月17日晚上舒伦堡和莫洛托夫才正式见面,舒伦堡念电报内容的时候,莫洛托夫不怎么关心内容,听完了他就拿出15日苏联对德国的书面答复,内容就是说德国如何准备同苏联发生冲突。这次苏联政府戏耍了希特勒,但苏联政府仍然希望通过认真而实际的步骤去做到同盟,而关于里宾特洛甫即将出访莫斯科的请求,苏联政府表示则甚为满意。看来,大概是英国政府的做法给了苏联刺激啊。
舒伦堡把会面内容传回了上萨尔斯堡,希特勒和里宾特洛甫不顾一切了,里宾特洛甫又写了一封电报传给舒伦堡,8月19日凌晨电报到达德国驻莫斯科大使馆,电报内容指示大使"立刻安排同莫洛托夫先生的会谈",同时又说了"我也将能够签订一项特别议定书,明确规定缔约双方在这个或那个外交政策问题上的利益;例如在波罗的海地区划定势力范围的问题。然而,这种问题只有口头讨论才办得到。"接下来是漫长的等待,施努尔博士传来消息说同苏联人关于贸易协定商的谈判前一天晚上完全结束了,但苏联人一直不肯签字。当天白天,上萨尔斯堡和威廉街都萦绕着一种极其焦虑的氛围,8月19日晚上7点10分,希特勒和里宾特洛甫终于等到了电报,舒伦堡在电报上说苏联政府同意德国外长一星期后去莫斯科访问,时间定为26日或者27日,莫洛托夫还交给了他一份互不签订草案。希特勒看到了电报后等不下去了,20日,他发了一封急电给斯大林,急电透露出了希特勒急不可耐的情绪和条约签订的迫不及待。
一天后,希特勒总算看到了他想要的消息,斯大林的复电到了柏林,斯大林说他同意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里宾特洛甫将在23日到达莫斯科完成条约的签订。
得到了保证后,希特勒召集了将领,在8月22日,希特勒召开了战争之前的决定性的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军事会议。但实际上只是一堆将领在台下听着恶魔一般的大独裁者在台上喋喋不休了几个小时,如果不是吃午饭了,希特勒绝对会继续下去。一天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轻轻松松地由苏德领导人共同签订了。
英国没有坐以待毙,但还是输了,输在了开始的态度上。离战争只有几天和平日子了,在柏林,在伦敦,在巴黎,在莫斯科,气氛都莫名紧张起来。对希特勒来说,9月1日是个必须要等待的极其重要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