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遇《西藏人文地理》釆访团队

2018-04-09  本文已影响0人  马庆可

      8日傍晚,我去嘉黎县政府食堂吃晚饭。路上雪下的很大,即使撑着一把大雨伞,身上还是雪花一片。同桌吃饭的除了几名援友以外,还有三位不认识的。经人介绍,得知他们是《西藏人文地理》杂志社的编辑索琼、文字记者杜冬和摄影记者乔风。

    《西藏人文地理》是一本影响很大的杂志,主要内容是介绍西藏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我来援藏之前,出于对西藏的向往,有时会坐在图书馆,翻阅这本杂志里面精美的图片和文字发呆,总想有那么一天,我会走进图片中的世界,领略西藏的大美风景和灿烂的文化。援藏一年多来,我习惯购买收藏这本杂志。我很好奇,杂志中这么好的文章是怎么写出来、图片是怎么拍出来的。而今天,他们就坐在我旁边,与我同桌吃饭,一起聊天。

      应我邀请,他们三位来到我房间。我的房间很乱,我急忙整理。等水烧开,我在每个茶杯里放上两根虫草,热情地招待他们。我还打开电脑,把在西藏拍的照片给他们看。在闲聊中,了解到索琼十四岁才开始读小学,后来去内地学校西藏班读书。而其他两位是内地人,来西藏工作已三四年了。十几分钟后,他们表示要去采访县政协主席扎西朗加,说已约好时间。

      扎西朗加主席是嘉黎县政府所在地阿扎镇人,今年六十来岁,刚从县政协主席任上退下来,在群众和干部中有很高的威信。他小时候是牧民,一边跟村里的老先生学习知识,一边在牧区放羊。由于有一定的文化,政府选派他去北京政法干部学校读书三年,中专毕业后回西藏工作,曾当过那曲地区好几个县法院包括嘉黎县法院的院长。由于我去过他家,同时出于对记者采访的神秘感,所以我自告奋勇要求陪同他们一起去。

     

偶遇《西藏人文地理》釆访团队

      扎西朗加主席和夫人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一行。这次采访的内容主要是了解嘉黎县以前的一些情况,以及旅游方面的资源。由于扎西朗加主席是本地人,又长期在那曲地区当过好几个单位的领导,见多识广,杂志社采访他了解情况真是最恰当不过了。我们在他的家里呆了两个多小时,扎西朗加主席一边抽烟,一边在那里侃侃而谈,他的夫人为我们端来糖果,还不时为我们添加酥油茶。

      杜冬记者一边提问,一边在电脑上飞快地打字。他提出了很多新鲜的问题,比如以前嘉黎县当地有无大户人家,捕捉麝香用什么工具和方法,挖盐队伍说的黑话等等。这些问题和答案是无法在书本上找到,也无法从网络上搜索到,只能通过深层次的挖掘,从尘封的历史中再次展现出来。我在一边认真地听着,感到十分新奇。我很喜欢记者这个职业,觉得这个职业比援藏好多了,因为可以走很多地方,了解很多东西。

      我注意到,杜冬记者的电脑上存了很多文字材料。他说,为了写这篇有关嘉黎的文章,他们已在嘉黎呆了四天,去过茶马古道及其他地方,并参考了很多资料,包括从知网上查找古代和现代的有关西藏各个地区的材料。我很感兴趣,他很大方地把这些文章拷贝到我随身携带的U盘里。

      这次陪同采访,我感到记者这个职业十分辛苦。他们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西藏,为了西藏的旅游发展,放弃休息时间,加班加点,他们与所有在藏干部一样,都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