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物
2012年买的一本书,于今读完,时间确实够长了一些。然而书柜中遭逢如此冷遇的书其实也并不少。唯有更加努力,才可能读更多的书。
这本李家同编著的《从24篇经典演说学思考》,自己曾在上期的"一天一本"读书活动的一篇"作业"中提到过,那时只读了书的"前言"。于今全部读完,自然对这本书有了更多的了解。
24篇经典演说,其实只是"精华摘录″。而每篇"演说"之后都有的"李家同的思考″,深入剖析"演说″的来龙去脉,既有知识点,又有思考,真够得上精彩了。
丘吉尔的《抗战演说》,表述了丘吉尔坚决带领英国人民奋战到底的坚强意志和决心,确也让人热血沸腾,起到了充分激发和动员全国民众抗击德国法西斯的重要作用。
与丘吉尔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不爱江山爱美人的爱德华八世。爱德华八世不惜牺牲皇位皇权也要将爱进行到底,这份浪漫,简直可以用"震古烁今"来形容了。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博士的《我有一个梦想》,表述了他对种族歧视的不满,渴望、期待"人人生而平等″早日到来。金博士的这场划时代演说,不但让他荣获1964年诺贝尔和平奖,也迫使美国国会在1964年通过了《民权法案》,宣布种族隔离和歧视政策为非法政策。而这背后,如果没有约翰逊总统对民权运动的实际支持,金博士的光环一定会减色不少。一定意义上讲,是约翰逊总统成就了金博士的伟大。
1974年,水门事件迫使尼克松总统下台,但在他的辞职演说中却根本没有"抱歉″两个字,而是企图以罗斯福的"硬汉"形象来遮掩他在水门事件中的不光彩的形象。这篇辞职演说,使得尼克松水门案件中的不光彩成了终身的不光彩。对于尼克松的为人,早在1950年,时任美国总统的杜鲁门就曾抨击:"尼克松是位酷爱说谎、一无是处的卑鄙小人,只要他发现自己正在说实话,他就会紧张地立即改回谎话,因为他担心实话说太多,就会忘记说谎话的技巧。″这段抨击,尖酸刻薄中不乏幽默。
同样因为不光彩而演说的克林顿总统,却赢得了满堂彩。
《从24篇经典演说学思考》,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的东西。
李家同曾在"前言"中坦言,写这本书没有什么伟大的目的,只希望普通教育活泼一点,培养下一代学会独立思考。
那么,"下一代″学会了思考了吗?学会了思考的"下一代″中,会有人去思考并解决诸如贫富、恐怖、消费经济等人类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吗?会有李家同所呼唤的真正的"大人物″出现吗?
2019、09、04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