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ABC》人生说明书中国传统文化

学问的终极归宿:生命觉醒与解脱一一潘师讲阳明四句教

2019-01-22  本文已影响0人  自在阳子

《传习录》与《论语》、《道德经》、《金刚经》齐肩

1.无善无恶心之体。

般若的空明现的空性,超越。体

2.有善有恶意之动。

佛:智好 识不好    儒:心好意不好

只要不成佛成圣就是错了。

思想学说观点全建立在假恶丑上。

3.知善知恶是良知。

知:①超越的观照的智慧、觉知。②主宰、掌控,主人公

终极审判无时无处不在,如影随形,主人即良知、般若,人类终极审判者,即究竟审判。

基于良知一切皆对,基于自我一切皆错。

4.为善去恶是格物。是用。到一定阶段超越善恶真假美丑进入第一句,才是究竟解脱,体超越善恶,在大圆满中空明现落地,相各归各位。现象不乱。

人世间格物,时时处处为善去恶,为真去假,为美去丑。打通1、4超越层与现象层。

体一相一用 

儒佛道彻底贯通,才是真正大圆满。

贯通三家最高境界,再从上到下贯下来。从体贯到用。

佛家止步处建立儒家,儒家入世中不迷世,不与世沉浮,入世中完成出世的大圆满修行。儒家道家止步处再推进。生命觉醒和修行的推进。

学问最终归宿都是为了超越学问回归到生命觉醒和解脱。

为学问而学问,无生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