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瑞雪《捕捉儿童敏感期》P95
儿童案例:【重新开门】
2岁10个月的苗苗入园已经3个月了,自从入园以来她情绪一直很稳定,但最近开始,她总因为一些小事哭闹不停,她执拗的敏感期提前到来了。
爸爸妈妈开车来接她回家,妈妈抱着苗苗,爸爸顺手将车门打开,苗苗突然大哭起来:“让妈妈开门。”爸爸赶紧把车门关上,妈妈重新打开了车门,可苗苗就是不上车,在妈妈怀里挣扎着:“不要现在打开车门,要妈妈刚才打开车门!”爸爸妈妈无奈的等着,直到她情绪稳定了,才上车回家。
爸爸早晨送苗苗来,我正在为其他孩子脱衣服,她爸爸推开了教室的门,苗苗哭着不进来:“要冯老师开门。”爸爸关上门退出去,我在里面重新把门打开。可是已经晚了,苗苗叫嚷着:“要刚才冯老师开门!”
作者解读:
儿童秩序的敏感期呈现螺旋式上升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秩序的破坏而哭闹,秩序一旦恢复就会安静下来;第二个阶段,为了维护秩序而说“不”,自我意识开始萌芽,;第三阶段,为了维护秩序而执拗,一切要重新来。
孩子执拗的这个阶段可能是老师和父母最为苦恼的时期,因为执拗的要求具有不可逆性,让人感到无奈。但尊重孩子这一生命现象是首要的,所要做的就是:一、成人放慢速度,注意观察和倾听孩子;二、已经发生了,就陪伴孩子,准许孩子把恼怒哭出去,让孩子把情绪哭出去,孩子自己就会接纳已发生的事实。
秩序感是蒙特梭利揭示出的儿童的重要敏感期之一。现实生活中,成人随意打破儿童的秩序会使儿童经受痛苦,而成人常常不了解这一点。
我们还不知道儿童心理到底有多少秘密,正如蒙特梭利所说,儿童的心灵是一个神秘的深渊,照料他的成人并不了解他。当我们不了解的时候,让我们怀着敬畏之心,给他们爱和自由。
孩子从出生后的几个月就开始出现对秩序的喜好。在孩子的小脑袋里“秩序”包括:他第一次看到某样东西放在哪里,那么就会一直坚持它所在的位置;每天回家的路线是不能改变的;出门一定要穿衣服、带包……总之,每一件事情都一定要符合秩序的需求,而这样有秩序的环境渐渐地使孩子产生了安全感。孩子通过有秩序的环境来和自己的内部秩序配对。外在的有序可以使孩子形成内在的秩序,即知觉归类。他将所有看到的归为一类,听到的归为一类,摸到的归为一类,闻到的归类为一类,尝到的归为一类。当他发展了所有的感官后,就会从对感觉的认识上升到对直觉的认识,这样就形成了智能。这时,孩子对外部世界便有了自己的认识。
当秩序敏感期到来时,孩子往往表现的非常“固执”,而正是对秩序的追求,使他开始理解这个世界,理解每个位置上的事物,从而达到和环境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