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剧本《三白瓜》
都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在这里专业的评析我是没有资格说的,因为不是专业人士。
也问过度娘:剧本的主要要素是:矛盾冲突、人物语言、舞台说明。
邱老师的剧本《三白瓜》运用现实与闪回交替的手法。通过阎王,城隍,厕神三姑等神仙演绎的民间传说。比较完整的展现了三白瓜有趣的来历。
我只说自己的亲身感受,
1.序: 开始以瓜田里的瓜胎对话作序,讨论谁长得大,谁长得白,哪里白,既写出了三白瓜的特点,又引出片名。活泼可爱的对话让人不禁想起瓜田里那长着毛茸茸细毛的小瓜胎。
2. 铺垫: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秋日瓜田里都是香甜的窃窃私语,一搭瓜棚,一位老农,两个孩童,爷看瓜园,孙来送饭,爷爷吃饭,孙儿吃瓜,边吃边聊,天伦之乐!
3.剧情:冥府大殿阎王爱酸,黑白无常出馊主意,土地庙里白无常询问中瓜,土地爷爷如实告知,谁知无常包藏祸心,一封请柬是鸿门宴,土地爷爷赴鸿门宴,送理送出名堂,也也说明一个本土风俗(暂且说风俗吧)就是小孩出生穿土。土布袋也送出了大道理。
4.高潮:阎王与无常合谋,利欲熏心汤让土地爷爷人财两空,中计送出了中瓜,阎王得逞,土地掉坑,紫三姑得之内情打抱不平。三姑干脆利落要中瓜,揭露阎王拙劣手段,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劝阎王将瓜送回,中瓜在冥府受损,失去灵性皮肤,三姑送瓜回。这里我们看到一个敢说话,敢担当的三姑,一个认识自己错误的阎王。这里特别喜欢三姑的形象。敢说敢做敢为!
5.尾声:瓜棚旁,爷爷的娓娓道来,中瓜变成了三白瓜,孩子们眼里的星星闪闪烁烁,在爷爷的憧憬里仿佛喝到了甜甜的饮料!
6.三白是威县特产,这个早就知道,可是小时候三白产量是极低的,我家里比较穷,逢年过节是舍不得买一个,那你会说怎么不种呢?我贼纳闷为什么不种呢?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那都是需要管理的,我父亲不会,我母亲会,却没有时间的。他们有大片的土地需要耕种,没时间修理,那你会说怎么不种瓜卖呢?我还告诉你,我父亲不会,我母亲没时间,那时候市场经济也没这么好,人们也没啥钱。那你会问这么多地为啥还穷呢?我告诉你那时候农作物产量都低,价格还不高。30年前呢?没经历过不知道是个什么光景啊!
记得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我大娘会给我家一半儿三白,让我们祭月,我们姐妹几个就等着上完供,能够分吃一块瓜。除了瓜皮以外,瓜籽儿也是好零食。
再就是过年去姥爷家,姥爷每年都会留着三白,过年亲戚去了才舍得切开,有时储存得当,我们吃的解馋,那个甜,不是和红瓤瓜相比的!有时储存不当,切开里面都是水了,可是我们仍旧不会放过那些籽儿。
后来结婚了,婆家爷爷会种瓜,有一年收了不少,好大好甜!再后来爷爷老了,去了。三白瓜也就不种了!
孩子他爸一直喜欢吃三白瓜,一买就是一大三轮车。吃起来也不含糊,还说吃三白比吃红瓤的好。
读邱老师《三白瓜》不仅知道了三白其名来历,还知道其中传说。三白瓜是冀南平原特产,我还记得有一年有个山东朋友来我家,我切了三白瓜招待!朋友却也是真的没见过这样的瓜的。
她说:你们这里的冬瓜能生吃?
“这不是冬瓜,这是三白。白皮,白瓤,白籽儿。”我连忙解释,说着递过去一块三白瓜,“你尝尝就知道了!”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