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天

2018-12-29  本文已影响15人  FreeAslan

修改论文的时候发现,之前学过的方法,刚开始不会用,思考了思考,又试着用了几次以后,就知道怎么用了。人家教的真的很管用,按人家的方法写,确实连贯性强,能减少读者负担。

看了蔡璧名老师的穴道导引,讲的很简单,操作起来也很容易,很开心,希望能融入自己生活中,变成小习惯。

白天看了一些她讲的庄子,晚上回去后,就不想再看了,发现其实自己每天看这些内容是有个上限了。时间够了以后,要么看不动了,要么不想看了,满足了。并不想之前想的那样,会每天都需要大量时间去看,需要看特别特别多。其实不是的,主观和客观上,都不想再看更多了,看更多也记不住了。

有了这个经历,可以让自己放松,因为你真正需要的,可能没你以为的那么多。干脆就放心吧,肯定够的。

看了十三邀俞飞鸿,她体会到说,生命本身没有意义。

是的,不只是她,很多人都会有这个体会。有这个体会之后,有人会走向消极,有人会觉得要自己找个意义。

我觉得生命本身是无意义的,是个好事。因为这打破了宿命论,既然我的生命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意义,那么就没有宿命论。

其次,既然生命本身没有意义,那么我就有了主动权,去给它赋予意义。赋予什么意义,我说了算。甚至我可以让它继续无意义。

可是,客观来讲,既是无意义,也是一种意义。而我不管做什么,或者不做,都会对世界产生意义。虽然不可能立竿见影,但是说不准,我会以一种微妙的方式,影响历史。

所以,与其被动被赋予意义,不如主动选择意义。

所以,生命本身没有意义,给了我自由,让我跳出宿命的局限,而变得自由选择我的人生。

其实嘛,本来就是这样,一个东西的存在,不是为了意义而存在的,就是为了存在而存在的。意义和存在是分开的,意义只出现在人认识世界的活动中。

什么是意义?意义是理解的可能性。没有意义,代表不可理解,而不可理解,会让人觉得恐惧,所以人需要意义。将存在和意义分开,不会损害意义的产生,相反,会让意义自由,有很多可能的意义,而不局限。

认知的四个特性,选择性,解释性,整体性,恒常性。

选择性:人会选择自己的认知对象。这意味着,我们看到的,是我们选择的。心理学上有句话,说你看的,是你想看到的。

解释性:人会解释自己的认知对象。这意味着,如果一个东西本来没有意义,人会赋予意义。比如人类的存在,本来没有意义,人类始终在寻找意义。

整体性:人会把认知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这意味着,我们看不到单个的意义。比如,人类习惯把两件事情,联系起来看。

恒常性:人会使得认知对象相对时间空间来说,恒常不变,才能理解。这意味着,我们通常会忽略一个东西随时间的变化。比如,很多人不能理解,人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

说到底,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是有特点的,但是这不代表我们就必须被局限性这些方式中。

比如庄子说过,得鱼而忘筌,得意而忘言,我们得想办法,用这些方式而不被这些方式限制。

其实能意识到这一点,就基本上跨过去一半了,剩下的一半,得每个人自己思考,或者切身体会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