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想法读书

伴读《庄子》(一)

2022-12-04  本文已影响0人  明勤先生

  我始终觉得,能读到哪一本书,是一种机缘。而能沉醉于哪一类古书,更是一种幸运。与经典相遇,与古典相识,是一种运气。

  不敢说自己是道家的尊崇者,只不过在人生很多次遇到难关时,都莫名的与道家著作相遇,并且汲取了一定的力量。

  第一次过情关时,挣扎痛苦了很久。正值放假回老家,翻书柜翻倒了一本《道德经》,那时年轻,还不能准确理解其中含义,但被老子的旷达和深邃吸引,也莫名的放下了很多执著。

  前几年事业上遇到小人,实在难以平衡心绪,苦恼不已。一天中午偶然逛书店,发现了《庄子节选》,莫名的内心平静了许多。今年准备多读一些哲学类书籍。首选就是《庄子全集》。

  这本书年初就已经开始读了,但是我知其内容并不十分好理解,而且需要参悟,所以读得很慢。几乎每天就只读一小段。到目前也还没有读完。不过还是想从现在开始,将读得感受记录下来,跟大家一起分享。

  内篇七个部分已读完,断断续续读的,留到我思想里最深的是“人、物与宇宙是一体的”,用一个略微浅显的词来讲就是“大局观”。

  《逍遥游》中的大鹏之志,自由穿梭于宇宙之间,更“有所待”,因而将眼下小才小智一对比,皆无所及。许由与尧相互“让王”,更是将逍遥于天地间而隐喻其中,不为俗世名利所累。反观当下,又有多少人为官位、财物而不舍昼夜,当然也包括我等普通百姓,似乎追求成功的路没有尽头,夜深人静时更无法寻得“为什么”的答案。

  《齐物论》是一种忘我的境界。看似有些虚的论调,却真切的将摆脱“是非”的根本方法跃然纸上。“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物无非彼,物无非是”,我认为这是最早的相对论概念。相对与统一是一体的,就像万物与我。其实想想我们人类不过是宇宙万物的一份子而已,生生死死沧海一粟,本就归于一体。尘世几十载,所奋斗之物其实是所有权的流动而已,包括那些古董、字画,经几人手,不过皆是过客。这样一想其实还有什么是非过不去呢?更深一步来讲,我们与所谓的“敌人”,也不过是立场观点的暂时不合,其实回到思维的出发点,那就会看到各自统一的目的,哪怕只是简单的“说服对方”。

  《养生主》其实是养生的“心法”——尊重规律、顺乎自然。庖丁解牛的故事早已熟捻于心,但真正理解却真是在这一篇说得通透。要顺着牛的纹理去下刀,这种顺应天意、尊重自然规律,不强硬与执拗,让心得以自由,才是真正的养生。而我们现代人都被俗世所缠,早已忘却了关照内心。

  《人间世》是一种“无用大用论”,其实这一章节我的理解是“事物的两面性”。看似无用的栎树,正因其无用而长寿。但它若不是生长在社中,也早就被人砍为柴了。因此无用也好、有用也罢,真正长久的存活下去,需要的是对环境的准确判断、对自身的客观修炼。有时需要收起锋芒,而有时又势必要展露头角,恐怕这世上最难的便是审时度势、顺势而为。

  《德充符》是论“德”的一篇。“德行超过肉身形状”这一论断,呼吁的是内在美的绝对至上,但是我们凡夫俗子,其实还是会被外形所蒙蔽双眼。“以貌取人”是规律,在择偶甚至职场中美丽是通行器,甚至衍生出的化妆品、医美等行业。当有一天我们真的“透过现象看本质”,以德行评判,那是另一翻境界了。“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无以好恶内伤其身”。

  《大宗师》说实话是我理解得最困难的一篇,对于道的论述与坚守,甚至以“唯心”的观点来塑造一种神圣感,我需要再深刻理解一下。

  《应帝王》是以“无为”而得到“有为”的结果,是一种无私与顺万物的结果。以治理国家需要无私,需要尊重自然规律,只要尊重自然规律就可以得到应有的结果。其实这是有些绝对了。像对市场经济来讲,政府无形之手的宏观调控作用真的是在把控正确的方向,因此需要在顺应的基础上,引导着向前,才能获得更大的利益。

  当然,这些都只是我最粗浅的理解,很是稚嫩,要想真正理解并且辩证的解读与运用,还需要更多时间的反复咀嚼,也期待朋友们的共同探讨和学习。

  未完待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