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成长的自己》——中国差点逻辑学
《看见成长的自己》是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的。这本书还有另一个中译本,是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书名译为《心里定向.成功》。我觉的还是这个《看见成长的自己》译名比较好,这样的文章命题更习惯于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也有“信、达、雅”的取名讲究,经过对原著的修饰与加工,这个《看见成长的自己》就要比《心理定向.成功》意境强大了许多,同时味道也浓了好许。
实际上,《心里定向.成功》也非英文版的直译,我的英文不好,试着把这本书的英文本拿来,按我的理解水平直译作者的原标题,看看是个什么效果,《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 ;HOW WE CAN LEARN TO FULFILL OUR POTENTIAL》;《思维定式,关于如何走向成功的心理学,我们是如何通过学习挖掘出自己的潜能的》。读完这个译名,请大家直接忽略掉我的英语水平,我做译的初衷也不是要让大家羡慕我的英语水平的,或者是玩玩翻译,自我解嘲。透过我的译文,大家是否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这本书的书名也太长了点吧!
见多了英文原版的读者好像都不会很陌生,实际上不是这本书,西方世界大部分书名都特长,有的甚至是长的有点恐怖。以前我真的没想明白为什么,就是觉的西方作者思维“绕”,最近学国学,听熊逸老师对比中世纪以来西方大学与东方大学启蒙思想的不同,他山之石,顿时让我眼界大开,原来西方书名长的原因也是秉承了特有的文化基因。
我们中国的科举制度,应该算是我们大学的前身吧!在我国的科举“四书五经”的经典教材里,《大学》就是提纲携领的作用,译成今天的白话文也和今天的“大学”搭边,就是“大人之学”,学习明天理,知是非,修身、齐家、治国之道,这些都是官办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意识形态。朱熹穷其一生,精研“大学”之学,为明清学子精编教材呕心沥血。
同时期,西方的意大利也诞生了现代意义上的第一所大学,叫博洛尼亚大学,和中国不同,这所大学是自发的,而是由学生从最原始的利益冲动而来的,学生是主导大学形态的真正主人翁,所以他们办学宗旨也就没有了我们的大学“高大上”之人生观,肯定不会去溯求世界的本源问题的。“蛮夷”就是蛮夷,一群乌合之众,哪里有我国明清哲学家的办学情操,他们办学宗旨,只求学一门手艺,这门手艺仅仅关联谋生。当时正好是资本主义萌芽期,为了更好的活者,所以西方大学里的功课设置就要现实意义鲜明,比如说基础三科是“语法、修辞和逻辑”,延伸“四艺”是“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统称“文科七艺”,而且基础学里的逻辑学更是所有学科的基础,这点让我们东方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
原以为,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在西方世界崇高的地位完全是他们的哲学思想,哪想到真正成就他们的,是他们的西方逻辑学的鼻祖地位。西方的知识分子就是从那时起,把这种严谨的作风刻进了他们文化基因的骨子里,所以起个书名,也要不厌其烦的长、长、长,就是为了规范表达和精准描述。但西方人在对待老师的态度上,就不比我们东方人温文尔雅了,没有什么尊师重道的唯唯诺诺,有的只是大胆质疑,勇于犯上。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理解就是不理解,不赞成就是不赞成;所以好奇心、兴趣、否定精神、冒险精神再加上精准逻辑和严谨的数学思维,这也是现代科学能从西方率先突破的真正原因,敢于挑战经验的实证精神,也是西方更善于变革与创新的源头。
这本书也和我学过的许多西方书籍一样,我觉的这本书最大的看点并不是他提出两种思维模式的过人之处。我们东方儒家的启蒙哲学观,哪一个观点都比他们要老到许多,而且一两句话蕴含的道理之绵远流长,深刻解读都可成就一两位大家。从实用的层面上说,本书的观点也慧眼独具,简单易懂,直指人心。观点虽然好,让我们东方读者看来,既然很容易理解,就完全没有必要煞费苦心去布局,啰啰嗦嗦去描述。但这也正是西方人的可爱之处,他们把一个简单的论点,通过他们最擅长的逻辑思辨能力,不厌其烦,务求详实,通过各种严谨的论据,反复多次地进行强调,一直把论点阐述的让任何人提不出异议为止。
叹为观止!我终于明白了西方的核心价值观和东方的核心价值观的本质不同,一个是事实的判断能力,一个是价值观的判断能力。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工匠精神”,西学中用,道理容易理解,学起来很难,首先要打造这种工匠精神的生存土壤,而且必须要从思维模式的根本问题去践履和雕刻啊!
本书的结构,是典型的“苏格拉底三段论”。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大前提”,苏格拉底是人的“小前提”,所以苏格拉底是要死的“结论”。
大前提:观念(思维模式)影响人的性格,并影响着人发挥自身潜力的程度和能力,调整思维模式能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改变;小前提:僵固性思维认知能力是固定不变的,而且需要不断证明。成长性思维模式认知能力是可以通过不断发展提升的。论据,列举了大量实例,批量、多次证实两种不同思维的具备什么样的特征,为什么不同思维的人会影响他们的未来成就;结论:要改变这种思维模式是一件很难的事,但是这些改变对我们来说意义非凡。由于它,我们会变的更具有活力、更勇敢、更开朗、更积极。因此,无论如何,你都需要努力将成长式思维模式融入自己的思想。这样,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我们才能求助于它。而它会一直在那里,为我们指明前进的道路。
窥中窥豹,一家之言。从本书一个侧面,反映出西方分析式思维的强大!这和东方直觉思维有传统意义的区别。本质还是来自不同教育观念的驱动。在学生很小接受教育时,中国会用很肯定的语气告诉我们什么不能做,但从来不告诉我们为什么。就是告诉我们去做的事情,也没说明为什么去做的理由,最多给你说古圣人就这样告诉我的,这就是道理,讲道理的方式更多用抽象的语言做类比,做启发激发你去思考,让你强大的想象空间有很多自由裁量权。反正是告诉你,你只去做就行了,哪来那么多为什么。所以东方人就有许多成语,“时势造英雄”,中国人的政治学,就是帝王将相学,我们只注重结果,倾向于理论指导实践。而西方的教育方式则会告诉我们为什么不能做这件事,如本文般,前因后果,只穷追一个仔细,所以西方人更注重原因,不相信既有规律,更倾向于用自己的实践去检验真理。
内观,韵味和强大的抽象能力,当然更有宏远视角,这是我们东方文化的优势。而外求,追求目标更享受坚持不懈的过程,是西方人的优势。
所以中国有欺师灭祖一说,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去接受,好像还真是僵固思维的一脉之承。在这种思维模式下,自然会认为人类智力和能力水平是天生的,所以古人认为最伟大的成功就是神祗,和他们对话的觋巫必须是天生聪颖之人或有神灵附体的异类,成功的标准就是英雄不问出去,失败是懦夫的表现,所以我们害怕犯错,而且面对他人和世界采取防御的态度。
而西方思维更倾向告诉我们事情的来龙去脉,这不就是成长性思维的典型表现。在这种思维模式下,就会相信一个人的智力、能力、性格等是能通过后天的努力而提升的。如果问他们觉得自己最成功的时刻是什么,他们会回答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了困难的时候;他们看重在过程中自己的努力以及获得的提升,而不仅仅以结果论成败。他们对于世界是探索的态度。
看待世界的思维模式看似和逻辑无关,但都是逻辑思维的外在表现。上世纪初,金岳霖提出了逻辑救国的口号,也许是对的。我们文化基因里有了太多的龟兔赛跑的故事,让我们很小的时候就耳濡目染,只有能力不足者才需要加倍努力,几乎所有的童话都告诉儿童,你要么有天赋,要么得很努力,但如果你必须付出艰辛才能做成某件事,则证明你很笨。
如何破除这种思维模式,不能把成功视为对自己的证明,也许教育制度合理改革,废除那种应试教育的标准化流水线,采取西学那种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的教育方法,补上逻辑这一课是必须走的路子。其实在这方面,伟大领袖早有合理的教导∶“启发式,废止注入式”。要引进西方那种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讨论,由集体或个人搜集资料,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研究,完成课题的教育方式。说到底,治疗愚蠢的良药还是合理的教育,也是我们教育改革的重点,更是我们西学中用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