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读书

科学剖析:到底什么是鼓励?你是在鼓励还是赞扬孩子?

2017-06-16  本文已影响0人  欢0

打卡第七天/正面管教/第七章

一、鼓励

什么是鼓励?

鼓励是给孩子提供机会,让他们培养“我有能力我能贡献,我能影响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我能知道我该怎么回应”的感知力,教给孩子们在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中所必需的生活技能和社会责任感。鼓励,也可以简单到是帮助孩子感觉好起来,从而能够做得更好的一个拥抱。

鼓励的重要性

德里克斯有一句话这样说:“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

鼓励是帮助一个行为不当孩子的最好方法。

鼓励是大人在帮助,孩子是应该学会的最重要的技能。

鼓励会消除孩子对不良行为的需要,一个得到鼓励的孩子是不需要行为不当的。

我们却难以做到鼓励,因为:

对一个正在作出不当行为孩子进行鼓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况且许多成年人不知道什么是鼓励。

a.父母已经习惯性以负面方式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作出回应,而没有处理隐藏在背后的信息,去激励孩子做得更好。

b.父母坚信惩罚能促使孩子改善他们的行为,短期能看到效果,但没有去考虑它的长期效果,而且更善于运用惩罚的方式,对鼓励孩子却不得要领。

c.面对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其实我们要去读懂它背后的信息,要去做解密者。行为不当——它的背后是一个丧失信心只想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的孩子,但是对于如何获得却抱有错误的信念。

d.尽管这些我们都知道,但是让大人记住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其实是在说,"我只是想有所归属"却很困难。

e.根深蒂固的错误想法,让我们认为对行为不当的孩子给予鼓励,是在纵容他,并且会使孩子做出更多的不良行为。

f.冲突时刻,孩子不一定接受鼓励。

以上的这些原因都让我们在面对孩子不当行为的时候习惯性的做出惩罚或者被伪装成"逻辑后果"的惩罚的姿态。

你还记得惩罚对孩子的短期和长期效果吗?

我们来看看惩罚中孩子的想法以及行为。此时孩子的想法是出于恐惧和害怕,并不是对是非存在概念,而且他们的心思也并不集中在招致自己受到惩罚的行为上,而是一种怨恨耻辱和不公平感,以至于反叛(打败你、报复)或者自卑(作为一个讨好者,认为自己不够好)。具体表现:

(1)继续不良行为。父母会误解为是惩罚不够严厉,然后加重惩罚以致报复循环(长大后会出现一家出走怀孕吸毒等等),以此伤害父母,但其实对自己的伤害远甚于此。

(2)暂停不良行为。父母会误以为自己赢了,但其实孩子会找机会扯平或者偷偷摸摸不被抓到,再或者是丧失自我,其实败阵的还是父母。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惩罚并不会促使孩子做得更好并成为更好的人。

做到鼓励我们需要具备:

a.合适的时机。

(1)当我们在面对孩子寻求权利或者报复的冲突之中时,双方都被愤怒所充满,这个时候是不能够接受鼓励的。因为在双方生气的时候是原始脑在起作用,他会做出非理性的回应,不会去倾听我们的建议,所以不适合教孩子一些建设性的事情。我们选择友善地退出来或者积极的暂停,去避免冲突,但这并不意味着让孩子"得逞",给双方一个冷静期,直到我们感觉都好起来,才能接通理性的大脑。

(2)冷静前说“我………………”去表达你的感受和意图,而不是伤害性的“你………………”评判或者责备。比如我们可以说:我想我们两个人现在心情都很糟,无法讨论这个问题,但我愿意在你我都冷静下来之后再来和你讨论。(前提是孩子知道冷静期的价值以及积极暂停的概念,并且参与过布置暂停区的话会更为有效)

b.相互尊重的态度。

(1)对你自己和他人能力的信任

(2)对别人的观点和你自己观点的兴趣

(3)承担起你对问题所应负责任的意愿

将这种态度教给孩子最好的方法是以身作则!

当我们能够选择好时机,并且以相互尊重的态度,运用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为改善而努力,不用去期待完美,不现实的追求完美只会让我们双方深深地陷入沮丧之中。

我们这样去鼓励:

a.做出弥补。

(1)着眼于优点,去寻找不良行为中孩子所展现出来的天赋和能力,并且引导他的天赋和能力转向更有贡献意义的事情上去。例如,一个让课堂秩序的孩子是最有领导力的,可以让他去协助老师做一些工作。(2)前提是:友善而尊重的态度,让孩子自己参与并决定如何弥补。可以通过先去理解孩子的想法,引导孩子考虑对方的感受,然后以弥补的方式(而非惩罚认同我们都会犯错,从错误中学习,尽可能去弥补过失)让孩子换位思考去弥补。

(3)通过惩罚让孩子对不良行为而感受到责难羞辱和痛苦,与通过做出弥补并体验到那种能激励他们停止不良行为的鼓励,相比后者更为有效。

(4)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使我们觉得让一个孩子感觉好起来是在奖赏不良行为,并且会使孩子做出更多的不良行为。但事实上这种鼓励并没有让孩子逃脱不良行为的责任,而是让孩子在不伤尊严和受尊重的情况下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b.安排特别时光。

(1)安排特别时光:是父母能为孩子做的最令人鼓励的事情之一。两岁以下的孩子对特别是光没有特别的概念,不用刻意安排,只要在一起玩的开心就好,2到6岁的孩子,保证每天至少十分钟,6到12岁的孩子,每周半小时(自己判断)。定期计划陪孩子享受,特别是光,并且让他们知道这是为他们设立的。

(2)特别时光的重要意义:当孩子们能期待和你的特别时光,他们就会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他们会感受到他们对你很重要。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一个提醒,提醒自己当初为什么要孩子,我们是为了和他们在一起的快乐。另外当你太忙而孩子希望得到关注时,他们更能接受你当时没有时间的事实,你可以说“宝宝现在不行,但我很盼望4点半的特别时光”。

(3)特别时光的内容,我们可以通过头脑风暴去列清单,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所提出的想法不要去评估或者剔除。费钱的,我们可以列到攒够钱在做的事情清单里,费时的,我们可以列在家庭日常的娱乐日历上。

(4)在特别时光里,我们完全没有提不良行为,但是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受到了特别的关注,反而会有积极的效果。这是因为:他起初怀疑是另一场指责和说教,但是你并没有提他的不良行为出乎他的意料,而且与孩子分享并表示尊重孩子会让他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

c.除了做出弥补与安排,特别时光之外,花时间去训练孩子,让孩子参与日常惯例的制作,教孩子把犯错误看着学习的好时机,通过启发式的问题,让孩子积极参与解决问题,都是极具鼓励性的。

d.有时候仅仅是一个拥抱都都能鼓励到孩子。

(1)即使孩子很气愤不接受,但是你可以把你的感觉告诉他,对你而言,你是多么需要他的拥抱,孩子一般是不会去拒绝你的,在这个过程中,因为他的拥抱,他的贡献使你的感受好起来,让他觉得自己有用,附带的好处是他的感觉也会好起来。

(2)拥抱过后:有些情况,一个拥抱的鼓励足以中断孩子的不良行为。那如果拥抱过后问题依旧存在,通过拥抱所营造出这种鼓励的气氛,孩子愿意而且能够接受指正,这也是我们训练孩子,启发式问题,给出有限选择,用来娱乐或者一起解决问题最好的时机。

e.承认错误

如果这些都无效,你要反思自己是否陷入了权力之争或者报复的循环中,把你的错误告诉孩子,并且请孩子帮助你重新开始向孩子承认你的错误也是你能给予孩子最好的鼓励之一。

二、鼓励与赞扬。

科学剖析:到底什么是鼓励?你是在鼓励还是赞扬孩子?

赞扬的长期效果会让孩子成为一个讨好者,总是寻求别人的认可,而鼓励让孩子更加自信!所以我们一定要分清楚什么是赞扬,什么是鼓励,多鼓励,少赞扬!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