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美文•艺术作品荟萃简题诗_诗歌©自以为诗

读《宿建德江》有感

2023-02-16  本文已影响0人  Sky爱故事

每天早上都会和孩子读读诗。今天读到了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其中最后两句让我颇为感慨,诗人们真的很善于寓情于景啊。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两句直白的意思是: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仿似更与人相亲。

这两句是诗人在抒发什么情感呢?仅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吗?于是,我查了百度百科。

"最后两句,因为“野旷”所以天低于树,因为“江清”所以月能近人,天和树、人和月的关系,写得恰切逼真。此诗前两句为触景生情,后两句为借景抒情,描写了清新的秋夜,突出表现了细微的景物特点。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

结果,看完后,还是没懂,说了一大堆,学究气十足,但总觉得隔靴搔痒。

我不死心,又在某音上搜索解读。终于看到了个能让满意的答案。

"后面两句表述的是一种天涯咫尺,看得见摸不着的惆怅。远处的天已低到了树下。依然遥不可及。近处的月也落到了水里,依然无法触碰。"

为什么我觉得的这个解释合理呢?因为孟浩然求官不得,心情郁闷,明明感觉做官离自己很近,唾手可得,但却如同水中月一般,不可企及。这不正是后两句诗的意象吗?

当然,这只是一种解读,唐诗之美值得品味。但借景抒发感情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