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之路:读书,读自己,读人生,读世界包罗万有文学

浅议阅读与学习

2017-05-04  本文已影响458人  图特亚斯坦

阅读是什么?是看书吗?是,又好像不是。

阅读是一个关于写作的重大课题。它不仅仅是“看”,不仅仅是“输入”,而且更是“写”、是“说”、是“想”。把阅读理解为“看”和“输入”,是对阅读的庸俗化处理。当然,这种观点正源于一种庸俗的阅读态度。

在谈及读者与作者的关系时,许多文章都会提出一个类似的、我们早已烂熟的观点:阅读是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对话。这句话理解起来很方便,大多数人都能隐约领会其“深意”。但它太笼统,也就掩盖了许多重要的内容,比如一些具体的形式。

其实正确的阅读是充满画面感的,我们可以将之设想为这样一个场景:

有这样一个主题谈论会,中心题目是“时代困惑”、“明星”、“出轨”、“特朗普”、“恐怖主义”之类的。几个人围着一张桌子,根据给定的那个话题展开讨论。其中有一位成员家里有点事,谈论会还没开始,就不得不先离开。但是他是好样的,事先做足了功课,于是他将他收集到的材料和自己草拟的一些观点放在桌子上。其他人没有受到某一成员缺席的影响,而是阅读了那个人留下的材料,然后围绕着中心主题,如期进行讨论。

那个提前离开的“缺席者”,就是我们所说的书的作者。而其他人,则是读者。也就是说,作者只是读者中的一员,他和其他读者的实质区别只在于发表观点的时间先后,以及是否参与后续的讨论。随着信息技术日益发达和完善,作者参与后续讨论也成为可能。于是,作者与读者的身份在进一步重叠。

在上述场景中,我们还需要特别注意两点:

第一,中心主题是大家共同关注的。事实上,作者写书都有自己的目标受众群,不管是网络文字,还是学术论文。所以作者必须定一个大家关注或感兴趣的话题。标题的制定上,作者有较大的主动权。但话题却不是作者自由制定的,它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尤其是主要受众群体。话题属于公众领域,所以我们可以说,话题是“会议”制定的。

第二,在作者“离开”之后,其他读者所做的是阅读被留下来的材料,然后围绕中心话题进行讨论,而不是围绕留下的材料讨论。也就是,其他读者所关心的应该是话题本身,而不是作者的书,更加不是作者其人其事。当然,生活中会有很多反例,当人们的讨论中心开始变成“他家里发生了什么事?”“他怎么会有这种想法?”的时候,正儿八经的讨论就沦为了聊天扯淡,也就离正确的阅读越来越远了。

这就是我所理解的阅读全过程。不过,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大多数人都是自己躲在自家的小房间里捧着书看,即便是讨论,也只能算是读者与作者之间两个人的讨论。关于这一个问题的突围方法,总的来讲也有两种:

第一种,多名作者vs一名读者。我们也可以称之为专题阅读,也就是搜集多部谈论类似主题的书籍,进行综合的研究,以求达到“多家争鸣”的效果,讨论的“人”当然是多一点比较好,这样才能多一点思想火花,便于在比较中得出一个较为接近真实的观念。

第二种,一名作者vs多名读者。也就是几个人一起来读一本书,最近简书里一个朋友也创建了一个类似的“共读群”,我认为这种形式就很好。这其实也是一种真正标准化和理想化的阅读方式。唯一需要掌控的讨论的氛围和导向,所以可能这种讨论会总是需要一名主持人的。

两种模式之间可能有微妙的不同,但都颇有益处。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或性格进行选择,比如内向的阅读者可以选择第一种,外向者选择第二种。也可以结合社交媒体或平台,两种都试一下,总之开心就好。

以上是我所秉持的阅读理论,当然,阅读还有一个内设的大前提,就是作者与读者应地位平等。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一些不平等的“阅读”,比方说某个年代里的“读《毛选》”。《毛选》的作者与它的广大读者们并不是平等的关系,所以那个年代的人看《毛选》,或许与作者之间有一定的对话,但绝不平等,所以是一种不平等的对话。不平等的对话关系不叫“阅读”,而叫“学习”。

真正的阅读对读者的知识储备提出了挑战,因为你如果不事先“预习”,又如何与作者在同一水平线上进行讨论呢?但学习就不需要,你可以打毫无准备的仗,且最好大脑空空,以便“知识”和“主义”可以畅通无阻地进入一个大脑中,而不被任何前置内容所干扰。正确的阅读本身就体现了阅读的价值,阅读使你多智,而多智才能进行下一步的阅读,否则就只能是被迫学习了。

阅读的优越性还在于其词义的中性化。相比于“阅读”,“学习”这个词就不那么厚道了。经常有些人爱说“我是来学习的”,表面上是自谦,其实是句挤兑人的话,它对学习的对象提出了高要求,在彼此关系的天平上占得先机。“学习”这个词像一枚多余的砝码,从一开始就打破了阅读关系的平衡。所以学习真正是一种求知的方式吗?我倒觉得它不过是一类社交游戏。

但现实中还是有很多人爱学习,而不爱阅读。买书是为了学习,上网是为了学习,报课程、报培训班是为了学习,混职场也是为了学习,学习真的对他们产生了莫大的好处,他们的人生真的因此而改变了吗?什么时候他们才可以放开被他们裹挟已久的“学习”,真正静下心来阅读一本书,与作者进行深入平等的对话呢?

令人沮丧的是,可能我们这一代的人,已经“想不起”什么是平等了,反而视不平等为常态,离开了与作者的不平等关系,他们就不会读书了。他们喜欢课本、喜欢教材、喜欢课程、喜欢攻略,谁也阻止不了他们那颗热爱学习的心。然而这种“无意识”的奋进,到头来只能暂时安抚他们不平静的内心。阿多诺早就看穿了这种“现代化的奴役”——他们在为更好地效忠于社会化大生产而磨砺自己,以至于连大生产“恩赐”给他们的、为了第二天能有精力继续生产的那点可怜的休息时间也自动放弃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