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语文老师的坚持,我把日记写成了生活
在学生时代,会遇到各种老师,而对我影响最深的还是语文老师。
现在回想起来,从小到大,教过我的语文老师每个都很有意思。而且还有一个共同点,无论是哪个语文老师,总会布置一项作业——写日记。在十多年的学生生涯,仅仅是写日记就写了上百万字内容,日记本也是厚厚一摞,翻起来很有岁月感。
从三年级开始,语文老师就开始要求我们写日记了。教我的是董老师,也是对我影响很深的启蒙老师。当时学校一个年级就一个班,一个班就一个老师,一个老师要教所有课程。董老师真的很全能,除了语文,数学,美术音乐都是样样精通。
当时她就要求我们写日记,然后每天上交给她批阅,她会根据内容质量评上甲乙丙丁,我已经习惯了甲,每次收到“乙”的评价我就会难过好久。
那个时候农村还是比较闭塞的,根本没有课外书。对我而言,除了语文数学,其他《自然》《思想品德》《音乐》都是课外书,我都是要放在枕头下睡前看一眼的。对新奇的东西总有着无限的渴望。
当时我是班长,成绩很好,董老师对我也比较偏爱,她在一次下课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走到我桌前,递给了我一本《少年博览》让我带回去看。那一瞬间,我觉得世界都很明亮,这种殊荣让我至今想起都很感动。
现存最早的小学日记本那一本《少年博览》我捧若至宝,前前后后不知道翻了多少遍,对我影响太深。通过一本书,我突然看到了外面的世界,突然看到了那么多的新鲜事物,里面很多内容现在还记得。也就是从那年开始,我吵着让家里给我买各种课外书,我突然认识到读书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
到了初中,就碰到了老檀。
我完全不记初中语文课我都学了什么,但我认为那是提升我写作能力最重要的三年。我所有编故事,遣词造句的能力都源于在那三年不断的练习。直到中考,老檀都要求我们每天写日记,一周上交一次给他批阅。
因为一周上交一次,有时候也不是天天写,自然而然就越欠越多,到周末时就集中在家里补日记。当时每天也就是上学放学,生活是很单一的,根本也没那么多事要写要记,唯一的办法就是编造,刚开始编起来有点费劲,当顺手后,编起来的小故事跌宕起伏,连自己都差点信了。
这一编就是三年。
上了高中后,又碰见老和尚。
老和尚是省作家协会会员,经常在杂志报刊发表文章,想法特别多,属于上课光讲段子不讲课的那种老师。他不要求我们每天写日记,要求写周记,也是每周上交一次。和老檀比起来,他更追求质不追求量。
每次周记写的好的同学他就课堂上夸奖,甚至朗读。他经常鼓励同学多去投稿,也就那个时候我萌芽了投稿的想法。他让我看到写东西发表不是高高在上的事,而是一件很正常,离我很近的事,似乎伸手就能碰到。
最后,我还真的碰到了,我写的一首诗很快被发表在报纸上。看着报纸上的铅字,我真的感到很自豪。之后再去写东西发表时,收到稿费就觉得很平淡了。
再到后来我开始写空间,写博客,写文案,写公众号,写媒体号,一路写到现在,写作已经成了很普通的习惯,都说不上是爱好,它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了。但你再去回望过去,回到最初接触它的时候,还是会觉得很有偶然性,若不是这些老师的坚持,或许我就没有这个习惯。
毕竟,写作也是件十分孤独的事。未曾想到,那些偶然,竟一不小心生根发芽。
都是缘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