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

人的存在是理性还是虚无?

2019-04-01  本文已影响206人  如一书

1、信仰与理性

信仰是相信的基础上把理性当作工具作用于生活;理性没有基础,就是想理解世界。

信仰最终归于天国;理性朝向虚无,完全是理性的人,不可能有信仰。

信仰使生命无限生长;理性是既定程序的完成。

信仰的圣保罗把永恒建立在神迹上,德尔图良说神迹是真实的,因为它不可能和荒谬;理性的柏拉图把不朽幻化为理念(型)。

信仰的奥古斯丁问“我是谁”,表明是超越自然的存在;哲学家问“人是什么”,则把人与自然界同等审视。

信仰的中世纪思想家们体验到他们所信奉的教条乃是有生命力的心灵流体,理性本身在其中运行和发生作用,并且因此是理性的秘密源泉和支承;神学家奥古斯丁试图借助柏拉图的理念通达信仰,圣托马斯同意亚里士多德的理性是人的本质,借助第一因(目的因)的推导可以走向上帝,信仰的彼得•达米安认为逻辑学是人造的工具,上帝是不能够根据它的规定来测度的。

理性主义认为理性就是意志,邓斯·司各脱却认为意志高于理性,意志(狭义的)和理性谁为先的问题本质其实是“思想者先于他的思想”,没有存在的整体,哪里来的部分的理性或者意志?想起休姆的话:理性是也应该是激情的奴隶。

2、存在与本质

存在是事情本身,本质是事物的核心特点。

存在是人的历史,是人之所是,本质是人在历史中所成就的,是人之所将是。

按照柏拉图的理论,理念就是本质,本质先于存在,当理念进入具体的事物时,就是这个事物的存在。理念是永恒的,存在的事物有时间和空间特点。柏拉图的本质主义,是哲学所追求的。本质是永恒的,但存在却是偶然物的历史,必然有终结(死)。

托马斯的存在是质料,本质是形式;司各脱的存在与本质是同一的,至少相互渗透。反观托马斯的源于亚里士多德的形式与质料,二者不也是相互渗透吗?没有纯形式(在亚里士多德),也没有纯质料,二者必然是结合在一起的。这种说法本身就强调的存在的价值,虽然人的生理特质和追求以及遭遇的环境是一些偶性,但没有这些偶性就不是一个个具体的人了。

3、作为存在主义者的帕斯卡尔

“信仰与理性之间的斗争就必然在人的存在内部引起更为深刻的心理失调。”这句话指出了存在之于人的意义。奥古斯丁的存在顺风顺水,当时是信仰的时代,全心全意;帕斯卡尔面对理性对信仰的倾轧,依然看到宇宙的神秘,“这些无限空间的沉寂使我感到恐惧。”“我们理性的虚弱乃是我们整个人类处境虚弱的一部分。”帕斯卡尔面对理性力量的不断强大,在一次意外的马车翻车事件中(马车突然转向,离开道路,车门蓦地开了,帕斯卡尔被一下子掀了下去,几乎摔死在河堤上),猛然意识到虚无的无处不在。偶然性和虚无,是人面临的最大的黑洞。偶然性和虚无是互文的两个词语,人的存在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也同时面临着无限的无秩序的非理性的消极的虚无。

“人是能思考的芦苇”,常被引用以强调人思想的伟大,但那篇文章的逻辑力量几乎是零(可见简书文章《人伟大在哪里》),完全是一种自以为是的自我确认。与其说这篇文章是展现人有思想的伟大,不如说是在揭示人脆弱,人不是世上最顽强的生命,而是脆弱如草的生物,或者说,人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照样面对着不确定的虚无。

(《非理性的人》第五章阅读笔记)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