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民义》中的“民”与“不民”
《人民的民义》以不可挡之势席卷人们眼球并还有不断走高之势。为什么如此一部“正剧”会迅速火爆,口碑和收视率持续高涨,占领各大热门和公众号头号推送?我们用传播学的相关知识来剖析一下这部剧。
“民”
一
从传播者来看,《人民》是由最高检影视中心牵头,李路导演,周梅森做编剧制作的反贪大戏。最高检影视中心隶属于最高人民检察院,负责制作,设计,拍摄有关法制和检制的影视,节目等。李路在《人民》之前拍过《小萝卜头》《山楂树之恋》剧版等,周梅森之前就和最高检影视中心合作过《国家公诉》。
《人民》能通过广电的审查,得到最高检的支持是“民”的第一个体现。要知道在之前像此类和政府政策密切相关的剧本是很难通审的,更不用说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了。这也给更加透明公正的事件处理开了一个先例。让暗流里的石头重见阳光可以说是像揭开了一张笼罩在人民头顶上的布罩,终于可以光明正大把腐败和八卦放一起聊天了。
二
故事的内容环环相扣,跌宕起伏,剧情也是该抒情抒情,该严肃严肃,算是国内少有的能够好好讲故事的好剧本。剧情中的贪污案例都是从真是的案例中转化而来的,破案的过程也是有理有据,最大程度的反应真实反贪过程,第一次把反贪过程“大尺度”的展现在人民的面前接受人民的评判。这是可以算“民”的第二个表现。
当然一众老戏骨炉火纯青的演技也是该剧最大的加分项之一,虽说男一的表现有点差强人意,但比起时下流行的“小花鲜肉”尴尬的流量剧,还是可以接受的,如果没有看到那张众多老戏骨的海报我是不会抱着好奇心点开去看的。
三
本剧打破正剧在央视播出的局面,选择在以年轻人为主要受众对象的湖南台播出。虽说导演说是湖南台的真诚打动了他,但也从侧面反应出了央视传统媒体对“正剧”的垄断局面的破裂,不同的传播媒介,体现了政府对贪腐态度的转变,反腐不是党内的反腐,是接受人民检查的反腐。
“不民”
一
从传播者角度看,一方面体现了“民”,另一方面也从侧面反应出了“非民”,《人民》反应的是传播界中的一小部分,而大部分比如各地方台,互联网世界,电影界等大众传播媒介事实上都因为各种内外原因没有真正参与到贪污腐败的话语世界里来。期待《人民》一类电视剧有一天能像偶像剧,魔幻IP制作剧一样进入人民的眼帘。
二
四十多位老演员加上逼真的情景还原,每一幕都做得很挑剔,从第一集丁一诊抓捕与否的开会,到沙瑞金书记与达康书记的“自行车谈话”,老演员把每一句台词每一个眼神都处理得如此的有故事,看起来的确“爽”,但一集下来感觉受了45分钟的官腔熏陶,满屏的“书记”“同志”,着实觉得我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剧名为《人民的民义》,说实话剧中代表广大人民的穷苦人民并没有几个镜头,除了大风场拆迁事件以外。这样讲剧名更为《职场的险恶》好像也没什么错。
当然对于剧中坏人都是贫苦人民出生,通过摸爬滚打走上人生巅峰后开始腐败的设定,我还是很不理解编剧的。为啥高干子弟都是那么善良聪明,刚正不阿,简直完美人设呢?就不允许苦孩子出头?出了头的苦孩子就都是人格不健全的了?人家穷苦人民也没招你惹你啊!
三
从《人民》播出后引发的讨论看,《人民》获得高度的赞扬也是合理的。但因为拍了一部反贪污的剧就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和讨论在赞扬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其实还挺打脸的,毕竟学校每年冬至都给我们加餐后,冬至加餐就不是什么大新闻了。
最后
当然,所谓的“民”“不民”都是相对的,两者可以相互作用也可以相互转换,虽然从很多侧面都可以反应出“不民”的现状,但毕竟踏出了第一步,就离“民”近了一大步,我们还是要赞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