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临终前,敲了3下床头,陪护人员哭了
1976年9月8日,毛主席病危,他吃力地握笔写下“三”,又敲了3下床头,陪护人员猜了半天,终于猜对了,主席笑了,他们却哭了。
主席这是要做什么呢?原来,他想看一本书。
凌晨刚过,他从昏迷中醒来,几天水米未进,靠着鼻子上的鼻饲管,补充些养分,身体十分虚弱。
然而,生命进入倒计时,他依然没有忘记读书。他醒来后,口中喃喃说着什么,陪护人员凑近,却什么也听不清。
喘了几口气,主席不再说了,而是示意秘书拿过纸笔,他吃力地握住笔,在纸上画了“三”个横杠,又垂下手敲了3下床头。
床头的“咚咚”声,叩击着陪护人员的心。然而,他们依旧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突然,有人灵光一现:“主席,您是要看《三木武夫》的书?”,主席终于松了口气,嘴角微微翘了起来。
陪护人员,悄悄别过头去,拭去脸上的泪水,忙去帮主席拿书,并捧给主席看。
几分钟后,主席又一次陷入了昏迷,他始终没有把这本书看完。
主席弥留之际,为什么要读这本书呢?
原来,当时三木武夫,即将参加日本新一届竞选。主席是想通过书籍,多了解一下三木其人,推测日本走向。
主席一生嗜爱读书,他曾经对青年们说:“要多读书,我如果再过10年死了,也要学到9年零359天。”
他说到了,也做到了。
在他生命中,最后19个小时,只要他醒着,不是在看文件,就是在读书。
他真正做到了:生命不息,读书不止。
无论在怎样的处境下,他都未曾放弃过读书。
在长征路上,他生病了,在晃晃悠悠的担架上,他在读书。
到了毛儿盖,没有东西吃,肚子咕咕叫,也不妨碍他读书。
他躺在床上看书,饿了就从口袋中,掏出几个麦粒充饥。
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他读完了《马列》《两个策论》等书籍,为革命道路找到了出路。
井冈山上,几个月他没有报纸可看。当可以阅读时,他激动的说:“真是拨开云雾见青天呀!”
他一生都痴爱读书,由于身体原因,他喜欢躺在床上看。有时一读,就是5个小时。
他床上一大半地方,都被书籍占领。
他曾和身边人说:“饭可以不吃,觉可以不睡,但是书不能不读。”
他将零碎时间,都充分利用起来,每天吃饭时读,睡觉时读。就连厕所里,也被他放上了书籍。
一本《资治通鉴》被他看了17遍,书脊都被磨破了皮;《二十四史》更是爱不释手,几乎页页,都有他的批注。
主席日理万机,利用点滴时间,都能将这些书籍通读,试问我们又有几人,能够做到呢?
正是读书,使他拥有了,卓尔不凡的思想。他不仅读史书,更关心时事。他不仅关心国家发展,更关心国外动向。
他不仅是,我们敬爱的主席,更是一个渊博的学者,我们打心眼里敬爱他。
素材来源:《走进毛泽东的最后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