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但我不是你
每个人就如同一本不断被翻阅的书,章节页数各不相同,但终究会完结。
今天讲一对母女的故事。
章节一。
母亲在学生时代便擅长数学,成家后足够精打细算,有一份固定收入,也算是经济独立的新时代女人了。但多年来不幸的婚姻生活,她对外表现得更加隐忍和乐观。像大多数中国母亲一样,家中小事杂事由她掌管,大到一日三餐的准备,小到锅碗瓢盆的摆放位置,经过近三十年的重复练习,对她而言,一切都显得游刃有余。
兴许是因为对家庭生活其他方面的无力感,导致她在家务领域表现出极为强烈的掌控欲。家人回到家换下来的鞋没有放到指定位置她会唠叨,碗筷不按她的意愿摆放她会唠叨,加上自小生活在海边小镇的缘故,说话音量不自觉提高,往往让人产生自我怀疑,为何一点小事能引致如此大的情绪波动。
女儿打小聪明乖巧,在当地学习成绩还算不错,是母亲希望的寄托。从小她就向她诉说几十年间的不如意,然后叮嘱她,做人要有志气,要为她争一口气。后来,不知道为她争气是否已经内化成自我驱动力,女儿确实表现得不差,也算听话。直到俩人在婚嫁问题上发生了意见分歧。
母亲说她挑男人眼光差。因此,家里人围绕这件事不断争吵,支持方和反对方相互压制。就像在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交战双方没有任何目的地针锋相对,为了支持而支持,为了反对而反对。
她说,树要留皮,人要留名。
她感觉快要被这场战争淹没。
她也常常想,为何其他人谈恋爱到结婚成家都是自然而然的事?仿佛其他人总能遇到自己顺心父母如意的对象,恋爱婚嫁一气呵成。人生有无数种可能性,但在母亲眼中,她的人生就应该照着父母的设想前行。一旦出现任何偏离父母设想的际遇,这时候母亲对她的控制欲又跳出来了,仿佛她的人生只有一种可能。
而她,拼命想挣脱这样的控制。母亲生活不开心、不幸福,并不是她一手造成的,她从来都有机会做选择。
有天她在男友的住处收拾东西,看到地上狗狗的尿垫竟然一天都没有收,正想嘀咕男友几句,猛然反应过来,她正在变成第二个她。她的性格中处处都有母亲的印记,对待生活的态度,对待另一半的态度,足够挑剔。就在那一秒,她下决心,不能成为第二个她。
她爱她,比世上任何一个人都要爱她,但并不想成为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