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31 论...天才与变态的一线之隔

2019-12-31  本文已影响0人  芒果家的避风港

今天想讲个“变态”的事。

所谓变态其实只是开个玩笑,下面说的这些我都还是很敬仰的,也是我的目标所在(我的目标是变态么...),但真心觉得这样的“变态”模式是有价值的,因此拿来分享分享。

1

说回正题,这个话题的来源,其实是看到一篇公号的标题,叫做“我每年阅读1000份财报后的心得”

这文章我其实都没点进去看,但瞬间想到了几个同类的人,包括持续写广告文案复盘的小马宋(忘了多少篇了,但肯定不下1000),包括持续写产品流程分析的三节课黄有璨(当时也带团队把市面上的知名产品都分析了个遍),包括当年持续每天模仿一个PPT、写“3分钟PPT专栏”的秋叶大叔,包括到现在还持续每天晨读和练英语口译高翻的持续力公号作者scalers。

其实这样的例子很多啦,像持续读书的樊登啊、持续复盘的成凯、持续分析文案的李叫兽,甚至一些平凡的生活智者,比如专注做瑜伽事业的佳伽、专注写“合作对话”心理学的繁荣成长Joy等等。他们也许知名或不知名,但每一个带数字和自带持续力的人生都很动人、很有张力。

最可怕的不是人聪明,最可怕的是,聪明的人比你还努力。那真的是要命了,因为他们每天都走在更加聪明的路上。

2

不过在过去这一年里,我自己也有了些新的突破。在过往左右拼杀横冲直撞的努力上,增加了一个新的维度,叫做复利(说白了就是沿着同一个方向,持续做一件小事,重复重复到量变产生质变)。

这第一个复利,就是坚持了400天的晨起锻炼。

锻炼这个事现在讲很轻松、甚至不做都难受,但回头想想当初,能迈出这一步并坚持下来,真的是很神奇的一件事情。因为我真不是个爱锻炼的人。过去的我,没有私教是绝对不会动一下子的,可以毫不谦虚地自诩为最不主动的锻炼者。

那是什么把我推动了呢?

其实很简单,2个契机。一个是,那时是十一假期嘛,我忽然间问自己说,如果这个假期就这么过去,你留下了什么?发现什么都没有(嗯学习不算,学习只能算爱好、不能算好习惯...),于是我在想,要不要试试运动?

那正好有另一个契机,就是看到一篇讲《微习惯》的漫画文章,发现作者是一个牛逼的懒人,很懒的那种,他想锻炼,试了多条路径未果,一次次失败,最终对自己说,好吧我每天就做一个俯卧撑,总做得到了吧。于是就做到了。而且每天不止一个。

遂得到灵感。遂坚持到此,近400天。(当然不止一天做一个俯卧撑,每天多则30分钟少则10分钟,但风雨无阻,宁可迟到...)。

3

这样的经历于我,不止锻炼一项。也因了这样一个经历,当我重新回看上面这些大牛的所谓1000份财报或是1000个文案时,我会发现,这里面其实是有“水份”的,不是说人家努力不够,而是说,这背后所需要的动力和“辛劳”,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硕大而高攀不起。

相反,这些大牛们,一定是选定了一条路、感到了这里的一些乐趣,譬如日复一日的充实感,才走上了1000个案例的“不归路”。那当他们做成的那一刻,那份喜悦是爆棚的。

因此我的问题来了,你有什么,是愿意拿出来坚持做它个1000个案例的呢?如果有,恭喜你,你离成功非常近了。

4

最后引《朋友圈的尖子生》里的一段话,很有意思(其实这本书本身也很有意思,值得翻翻):

想学好一项技能必须具备三个关键要素:

第一是数量,量是基础,无论是幽默能力的训练量,还是运动的训练量都是如此,其他的技能也是一样,比如英语学习。

第二是多样性,一定要非常杂。我们小时候学的语文教材,其实是极端 错误的,它只教你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那是一种最傻的学习方法,学习写作最好的方法就是韩寒的那种方法,通过大量的阅读,特别杂,这时候你自然就学会了。

第三个是极致,极致是什么呢?就是你要学就学最顶级的材料。比如传统的相声是讲三翻四抖,一个笑点有大量的铺垫,但脱口秀就更极致,脱口秀讲宄一分钟有六个笑点。当然你听脱口秀,也要听最高水平的。包括训练方式和环境也是一样的,你要追求极致,比如急诊科就比医院普通科的训练环境极致。

学教练也是如此,得像学语言和学戏剧一样,真的去见识到足够多,而不是自己在这里想象、自己造句。

我在路上了(1000个教练案例、1000个公司案例、1000个名人案例...),你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