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取蛙声一片 ——《蛙》读后感
两周前,去县图书馆借书,转了很长时间,也没找到哪本书能让自己眼前一亮。在某个角落,看到了莫言的《蛙》,我似乎借过一次,但没看完,觉得无趣,就还回去了。不知为何,还是想再借来看看,毕竟这可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
某人揶揄道:“不想看就别附庸,干嘛因为诺贝尔奖而看呢?”
他不说我也许还不看,可他这么说了,我偏要看,我就是要看看这部作品有什么好的,为何能获奖?
可是,把书借回来,翻了两页,又放下了,实在无趣,不解其中味,看到一帮穷孩子穷到吃煤就觉得很遥远,不知又是怎样苦大仇深的文笔。期间,我看了《岛上书店》,看了《思维导图》等或文艺或工具类的书籍,就是不愿看这本《蛙》。
元旦放假三天,天寒地冻,哪儿都不想去,索性天天窝到家里睡觉,或者看书。那本《蛙》就在手边,古人云,书非借不能读也,可见未必,有些书,借了也读不下去。可是,一想到如果再不看就该去还书了,借了书而不读,岂不是叶公好龙?罢,硬着头皮看吧。
于是,翻了下去,什么李手、张拳、王胆的,全是些奇奇怪怪的名字,莫言这样的大文豪,怎么这么不诗意,看看网红小说,男主女主,什么司音、润玉、花千骨,听着名字都觉得美不胜收。可是,细细读下去,却越来越被其中那些人物的故事深深吸引。这些故事一点儿也不甜蜜,莫言的语言却又那么生动,读着读着,会把人逗乐了,笑着笑着,就又哭了——原来这是一部小说体的当代史书啊!半个多世界的腥风血雨,从大饥荒到文革,从改革开放到繁荣的新世纪,他把宏观历史放巧妙地通过一个个小人物的命运展现出来,很多故事仿佛就是我们身边的事。
很多人写文革,都写得特别悲催,给人一种苦大仇深的错觉,但在莫言笔下,完全没有那样的味道,既不苦大仇深,也不风轻云淡,而是单纯的叙事,没有评价,没有褒贬,只有娓娓道来的讲述。可是,在听或看的过程中,我们总能感受到作者悲天悯人的情怀。
书中有一部分文字写到了计划生育,包括缴纳罚款、拉倒房屋那样的情节,一下子把我的思绪拉回了从前:那时的自己似乎刚刚记事,在领居家的电视里看到邻村一户人家房子被拆的新闻,原因就是他们违反了计划生育政策,那是我对计划生育的最初印象——我以为计划生育就是把房子拆了。我妹妹小时候也恰逢政策正紧,为了不被发现,我常常带着妹妹东躲西藏。很长一段时间,妹妹就是所谓的没户口的“黑孩子”,后来好不容易上了户口,年龄却比实际年龄大很多。为这件事,妹妹极为自卑,死活不愿意上学,她说每次填出生日期,都觉得自己比同学大很多,特丢人,无论我们怎么劝,都无法打开她的这个心结,为这,初中不毕业,她就辍学了。现在肯定一万个后悔,却早已无济于事。
书中的“姑姑”是助产医生,也曾让无数人引产,这让她深深自责,在后来的时光里,她曾用“捏泥娃娃”的方式来赎罪,我们知道罪不在她,但无论如何,这亦是她的心结。小说对这个人物的处理,让我想起了毕淑敏在《女心理师》中写的一位老革命,一位女红军,在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光里,收集了许多的洋娃娃,她对每一个洋娃娃都给予了深深的感情,她在不久于人世时,最纠结的不是赴死,而是不知如何处理这些洋娃娃——那些洋娃娃的个数恰恰是她在战争时枪杀的敌人的个数!这是一种救赎,关于灵魂的救赎。只要心存善念,没有人愿意无端杀人,哪怕是敌人。可是,生命中总有太多无奈,你不得不面对——譬如小说中的姑姑,作为医生,必须救死扶伤,可是作为那个时代的计生工作者,她就必须让那些未长成的婴孩胎死腹中,哪怕有时候代价是一尸两命,你无法说她是刽子手,可是,刽子手又是谁呢?且留于后人说吧!
小说的最后,又提到了新时代的某些问题,比如假借养蛙之名的变项养娃,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发展中的阵痛吧:不该疯的人疯了,不该疯狂的人依然肆无忌惮的疯狂着,好在,这并不是主流。
这世界依然是这世界,太阳每天都照常升起。
这本书初读时无滋无味,越读越觉得有滋有味,可是读着读着就越来越觉得心里不是滋味。它让我们直视的是曾经不敢直视也不忍直视的共和国的当代史,就像她的子民一样,有淳朴,有愚昧,有良善,有荒唐,有激流勇进,有裹足不前……
无论如何,我们还是乐观地看到,每一个今天都比昨天美好,也期待未来可期,每一个明天会比今天走得更长更远更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