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清文学社华夏诗词传媒

红色之旅的追忆

2019-01-12  本文已影响11人  李月芳
红色之旅的追忆

-------2016年5月13日至5月15日,随铜川市文联采风团冒雨参观了照金、马栏、南梁、吴起红色革命根据地、长征落脚点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曾经生活的梁家河村,颇多感慨,以诗为记。

红色之旅的追忆

一、  烟雨照金

浓绿的大山,

浓重的烟雾,

飞扬的细雨,

浇灌着氤氲的思绪。

逶迤的山路,

幽深的隧道,

宽阔的广场,

烟雨中的丰碑耸立!

斧头镰刀的所向,

那是工农的吼声,

为了一个简单的言语,

征战、喋血、挺起!

高高的危崖上,

株株松柏翠绿。

陡峭的薛家寨,

历经了多少战火洗礼。

衣衫褴褛的人们,

来自社会的最底层,

他们是-----

长工、矿工、童养媳,

被三座大山压迫的阶级。

为了自由解放,

起来造反,

齐心暴动,

就是要夺取他们应有的权利。

厚厚的烟云,

迷乱的烟云,

在寒冷山风里显得无比凄迷。

这山、这水、这一方土地,

有多少清冷的往事和回忆?

秦直道的华辇徐徐,

薛刚的战马嘶鸣,

范宽的《溪山行旅》,

穿越故国的时光,

唯有共产党

----是为了劳苦大众的利益。

石门山头的庙宇,

漫漶于沟壑里的瑶曲,

钟声天外的大香山寺,

都沉浸在无边的烟雨里。

有多少诗词镌刻在磐石上?

有多少悲壮故事淹没在稍林里?

渔樵茶话中嗟叹,

唯独是那嵯峨山上的红旗!

刘志丹的英姿,

习仲勋的执着,

李妙斋的大刀,

在过往的风中没有半点唏嘘。

烟雨中的照金,

烟雨中的记忆;

烟雨中的过客,

烟雨中的行旅;

烟雨中的当下,

烟雨中的过去。

风裹着雨飘飘洒洒,

红色小镇像一艘轮船,

航行途中,永不失迷!

红色之旅的追忆

二、  马栏山花祭

调令关下,莽野之中,

荒草下的泥土里,

许多故事都付诸四季的风。

红色的博物馆里,

我注目红军女战士的颜容。

贾秀英烈士,

南区苏维埃政府的妇联主席,

被凶残的敌人剁手挖眼,

留下的是一代特有的青春。

那么温文尔雅,

那么从容坚定,

那么整洁干净,

眼睛里流露出的是纯真和雍容!

我---

不知道她的履历,

不清楚她的出身,

她就长眠在这莽野的大山里,

树木一样的葱葱郁郁。

室外依然烟雨凄迷,

满山的绿色是那么葱茏。

一道道山梁,

一条条小路,

那么静谧,那么安详。

泪水拌着雨水,

所有的视觉都变得迷蒙。

遥想当初的马栏河,

恬静地穿流在林间花丛。

女战士徜徉在羊肠道上,

是否在想着她唯一的爱情?

那就是守卫苏维埃!

还有红旗下一个个鲜活的面容!

未来在眸子里闪现,

冲向战火硝烟,不畏牺牲!

她,她们,

或许是农家女儿,

或许是童养媳,

或许是小家碧玉,

或许大家闺秀,

或许是……

---她们是中华民族优秀儿女!

唱着《国际歌》起来斗争,

甘洒热血染得河山红!

行军打仗,

不歇的歌声。

望着松枝间的新月,

期盼着新中国的诞生。

把一切献给党,

把一切献给大地母亲,

生养她们的工农!

血肉化作江河山脉,

与大地共存、永生!

红色之旅的追忆

三 、 南梁的号角

在南梁的展厅里,

我的心一次次被震撼。

生动的事迹,

把我带回到遥远。

军阀的旗帜不断地变幻,

遍地是生灵涂炭;

北洋政府为了一己之私,

使二十世纪初,哀鸿一片。

三座大山的压迫,

百姓们备受摧残。

西风呼啸着荒野,

有谁来替穷人呼喊?

1921年的南湖,

一艘亮灯的木船;

斧头和镰刀的旗帜,

是工农代表的宣言。

星星之火的光亮,

向江南塞北扩散。

《湘江评论》的呼声,

响在了陕北高原。

他来啦——

人民的优秀儿子刘志丹!

他目光炯炯,自信傲然,

怀着一颗赤子之心,

要把黑暗的世界砸烂!

一颗高傲的头颅,

一副坚强的心怀,

一腔碧血,要把那河山浸染!

他把信天游唱到了南梁,

带着红色的浪漫,

伫立在山头,

望断南飞的大雁。

他射出的第一发子弹,

把西北的浓云贯穿;

他奏响的第一声军号,

将黄河两岸的山岳震撼。

它比唢呐嘹亮,

透彻了乌云见青天;

它是人民的心声,

犀利的要把黑暗刺穿!

它没有旧思想的陈腐,

将沉睡的狮子呼唤!

土窑洞里的灯火,

照亮了一群庄稼汉;

他们倾听《共产党宣言》,

用行动去迎接渴望的斑斓。

他们来自无定河畔,

他们来自马莲河边,

他们来自贫瘠的逶迤群山,

他们来自大河两岸。

他们是红军,

他们是游击队员,

他们是革命的力量,

要将旧世界彻底地砸烂!

在这陕甘边的山里,

被压迫者挥起了铁拳。

八十多年后的展览馆,

革命先驱的事迹赫然,

谁能想象当初的艰难?

一个个陈列品在诉说,

那些苦风凄雨的日子,

山梁上山谷里的那些英雄好汉,

他们是怎么样的肝胆?

我依稀听到阵阵号角,

我仿佛听到了厮杀的呐喊,

我仿佛看到那浓烈的烽火硝烟,

我又仿佛看到了黄沙碧血的革命浪漫。

耳畔,除了风声就是号角声,

遥远而又真实,

把我的心再一次的震撼!!!

四、  吴起怀古

汽车行驶在蜿蜒的路上,

思绪飞越了无数的山梁,

开起了人类历史先河的铁流,

漫无边际地在我脑海里流淌。

一群浪漫的硬汉,

一群激情的姑娘,

坚毅的步伐,

蜿蜒在北国的沟壑,

西风凛冽,意志却无比刚强。

那一面布满弹洞的红旗,

依然在山头飘扬,

任几多天堑雄关,

他们赢得了无限的风光!

横刀立马的将军,

意志风发的战将,

追随着北斗,

远离了革命摇篮的井冈。

而今,伫立在吴起的胜利山上,

是一座庄重的纪念碑,

迎来了灿烂的朝阳。

飘逸的洛河水,

可否还记着当初的景象?

那支革命的队伍,

是怎样的斗志昂扬!

在这北国的土地上,

在这简陋的窑洞里,

我们的伟人发出了民族的誓言,

睡狮将醒,屹立东方!

遥想当年的川风,

遥想当年的山岗,

遥想当年的气概,

毛泽东他是怎么样地畅想?

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

在吴起,在陕北,

在黄河两岸,

大江南北,

在长城内外回响!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

飞过洛河,

飞上山梁,

迎接咱们的红军,

咱们的党!

滚滚的米酒,

热腾腾的土炕,

喧天的锣鼓,

喜气洋洋。

这个高原小镇,

闻名世界,

使人向往。

落脚点,出发点,转折点,

起立于世界的东方!

汽车行驶在逶迤的山岗,

眼睛里是一排排笔直的白杨;

惊叹黄土地的皱褶,

曾经聚集了华夏优秀的儿女,

是他们,构筑起新的铁壁铜墙!

“它们的枝叶一律向上”,

不娇贵,不伪装,

不奢侈,不摆排场。

实事求是,大公无私,

艰苦奋斗,斗志昂扬!

大生产运动,

谱写了抗战的一页华章;

大生产运动,

宣告了一个优秀的军队优秀的党!

浑厚的黄土地,

优秀的华夏儿女,

不屈不挠的精神,

在这里成长!

俱往矣,看今朝,

有多少的鲜明对比?

令心潮澎湃,

无比激荡!

那个时候的明月,

如今的清风,

岂不令人思量!!

红色之旅的追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