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可名,非常名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道德经》
最初接触道德经是因为一部仙侠剧,当时被道德经的言简意赅所吸引,为它的玄之又玄所着迷。恰逢初三时,老师让我写一篇两千字的论文,有关先秦文化的。于是我选择了一部可谓是最神秘的经典《道德经》,它与孔孟之道截然不同,双方也各执一词,针锋相对。儒看不起道的目空一切,道看不起儒的惺惺作态。性格中的那点叛逆也让我舍万世师表而钟情于骑牛老翁。
随着年龄渐长,经历渐丰,对于人性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当然其中的认识很大一部分是对自我的剖析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考究。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最初看到这句,既觉得它是故作高深的辩证思想,又觉得吾辈庸人怎能领会圣人先哲之言。但其实不然,老子绝对不是那种写了五千字却只为了让后人看不懂,以此来表明自己学问之高的人。相反,道德经五千言并不十分难解,至少我觉得和庄子比起来是这样(可能因为庄子喜欢用寓言)。省去其他评论经典的闲言碎语,单单来谈我对这句话的领悟。
从字面意思上来说,可以翻译成“世上的人都知道什么叫做美好,于是衍生出丑恶;都知道什么叫做善良,于是衍生出不善。”翻译没什么难度,但理解起来不禁诧异,天哪,老子到底在说什么!稍安勿躁。“皆知”必然导向如何知,那么势必得有一个标准,即若是我们知道美与善的标准,就会有丑与恶。显然的,没有达到善的标准和美的标准的必然就是丑与恶了。如此看来,好像勉强解释的通。这也是我想提出的第一点,善的标准容易变成人与人之间互相评判的尺度,说的直接一点就是道德主义批判,也容易变成道德攀比,道德攀比必然影响为善的初衷,使善行成为获利的工具,这便是其中的恶了。
接着我们来说第二点,标准是可以临摹的,而且这个标准越具体越详细,被临摹的就越栩栩如生,难辨真假。如果列一张清单,上面写了十件具体的善行,跟你说做好这些你就是善人,那么我相信绝大部分人都可以成为善人。只是,如此便真的善了吗?这种作业式的行为能被称作善行吗?故而,有了伪善这个词,许多一眼能看出伪善的人,他们临摹的技巧不够,那是因为他对善的标准知道的不够具体,因此画虎反类犬;而深刻理解并知道何为善的人,他们抓住每个细节,是真正的伪善。伪善是善吗?要我说,也不是。不是因为结果,而是因为初衷。一个乐善好施的人和一个只是为了令名远扬而行善的人最终都能造福贫穷人。但是,我们却没有办法知道他们是真善还是伪善,至少相当长一段时间我们无法知道。如此可见,善似乎没有标准,或者说它有个抽象的标准,让人若即若离。
为什么会去思想这些?因为以前我总觉得,一个懂得很多道理的人应该可以避免许多试探和祸患,但似乎该陷进去的还是陷进去了。一面可以大义凛然地说着君子之道,一面竟又可以恬不知耻地行着小人行径。在感叹这就是人性的同时,我越发觉得唯有基督教关于罪的论述最为有力和贴切。这也告诉我们,人或许可以摆脱恶行,却摆脱不了恶念;可以做出善行,却无法产生善念。因此,再回到这句话,我们发现,善与美的标准不是尺度,而是一种向往和目标,我们也不是自己或者别人的法官,而是满身污秽的行路人。
名可名,非常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