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理散文

欲望(五)

2022-12-03  本文已影响0人  梦到现实的距离

秋芬是在孩子一岁五个月时回去的,孩子已经完全不认识她了。

公婆对她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尤其是婆婆,看到秋芬笑脸相迎。

或许是看到秋芬变化很大,漂亮了,洋气了;或许是觉得秋芬在外一年肯定挣了不少钱;又或许是觉得秋芬肯回来了,应该不会跟儿子离婚的。

秋芬根本不在乎他们怎么想,只是想跟儿子多亲近。

都说母子连心,孩子虽然已经不认识自己,但还是愿意让秋芬抱,也愿意叫妈妈。

男人看到秋芬时,眼神里有诧异和惊喜,他们已经一年多没有联系过了。

但是秋芬看见他,心里忍不住的厌恶和排斥。她是没办法再跟他同床共枕了。

所以她决定带着孩子回娘家住。公婆自然是不愿意的,又没有离婚,带着孩子回娘家算是怎么回事呢?这不是让街坊邻居笑话吗?

婆婆拉着秋芬坐了下来,语重心长的说:“你这么长时间没有回家了,现在好不容易回来了,住家里吧!双良现在也找到了工作,知道好好挣钱了。我也没闺女,就你一个媳妇,在我心里,你就是闺女呀!”

秋芬是个脑子清醒但不善表达的人,她心里什么都明白,她也清楚自己对那个男人的恨,至于婆婆,她没有怨恨,一码归一码。

可心软也是秋芬致命的缺点,她看不得婆婆那个可怜巴巴的表情,不管是装的还是真的,她都看不得。

这个时候,男人小声嘟囔了一句:“别离婚了,咱俩好好过,我以后会好好挣钱的。”

如果他们早这样对秋芬,又何必让孩子一年多感受不到妈妈的温暖呢?

秋芬此时心里是很压抑的,她知道自己对男人没有半点感情了,甚至还有厌恶,不愿意多看他一眼,就像自己刚生完孩子男人厌恶她一样。

但秋芬又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女人,她还是下不了离婚的决心,更舍不得让孩子养在后妈手里。

跟谁过不是过呢?

无论跟谁过,也都是搭伙过日子。

做不到相濡以沫罢了。

可这样的婚姻是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的常态啊!难道还想奢求相亲相爱、琴瑟和鸣的婚姻生活吗?

算了,就这样过吧!

我们的父母就是这样过来的。

只是秋芬这辈子都要在悔恨中度过,要一辈子为自己的虚荣买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