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里仁》第四第八章——夭寿不二

2023-08-25  本文已影响0人  旭日老师

【原文】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早晨能够得知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

【感悟】

这一章内容非常深刻,细细品读,有以下几点感想。

一、孔子对道的特殊理解。

我们大家都熟知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而老子的核心思想才是“道”,所以在这里不禁让我们想起一个公案,那就是孔子曾经向老子问道的故事,我们可不可以这样联想,这句话是孔子向老子问道后的一种特殊感慨。

二、古人特别重视开悟。认为一个人开悟之后就达到了一个特殊的境界。当达到这个境界之后,他就会看淡世间的一切名闻利养。《金刚经》讲: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夭寿不二,可以立生死之命。《道德经》也讲,死而不亡者寿。讲的就是这样的人,他们虽然肉体暂时灭亡了,但是精神却永远长存,永垂不朽。所以这样的人怎么会去计较自己阳寿的长短呢。所以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三、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小时候常常不能够理解这句话。后来读到孟子的《鱼我所欲也》一文,感觉稍稍有点能够理解他了。后来又读到匈牙利大诗人裴多菲的《自由与爱情》“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迁移到这里来,就可以理解孔子对道的无比痴迷、推崇。借用一下,也可以说“生命诚可贵,令名价更高,若为仁德故,两者皆可抛。”由此,我们可以推知这里孔子讲的“道”实际上就是孔子在本篇中一贯阐述的仁德思想。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