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澜梦周文十五组

“父亲节”的尴尬

2025-06-20  本文已影响0人  南方散记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38期“父亲”专题活动。

每年五月的母亲节,社交平台总会被铺天盖地的祝福、礼物晒单、温馨文案淹没。商场里,康乃馨被抢购一空,美妆、珠宝品牌围绕母亲的温柔人设疯狂营销,餐厅也满是儿女陪妈妈用餐的身影,空气中都弥漫着甜蜜与感恩的味道。作为母亲的我,当然也被幸福围绕,不仅收到了孩子送的黄金饰品,甚至还收到物业送的康乃馨。

而六月的父亲节,却有些悄无声息。社交平台偶尔几条零散的祝福,不是商家就是女人们,几乎见不到男人们晒礼物。商场也鲜少见到专门为父亲打造的大规模营销活动。家里那位也只收到了短信祝福。这种强烈的冷热对比,像一面镜子,照出父亲在儿女心中与母亲截然不同的地位。

刷到一个视频,说父亲节的父亲不快乐,因为在父亲的生活里,都是各种要付的账单,用调侃的词语把父亲节称之为: “付清节” 。视频里列举了各种父亲要为家庭 “付清” 的生活成本,扛着经济与责任的重压前行。

从孩子出生,父亲就承担起养家的重任。奶粉钱、学费、兴趣班费用,家庭的房贷、车贷,老人的赡养费…… 桩桩件件,都压在父亲肩头。他们自己不舍得花费,却为孩子报昂贵的辅导班眼睛都不眨;为了孩子,他们默默把压力往肚子里咽,把疲惫藏在深夜的烟头和早起的哈欠里。

可即便如此付出,在儿女情感表达里,父亲常是被忽视的那个。孩子会细腻地记住母亲的喜好,给母亲准备浪漫的小惊喜,却很少有人能说清父亲爱抽什么烟、喜欢什么颜色、有没有特别向往却没实现的小梦想。不是儿女刻意冷漠,而是父亲的爱太 “无声”,无声到让儿女习惯了这份厚重,忘记了去回应。

父亲的爱,从不是用甜言蜜语堆砌。他是风雨天里默默在校门口等待的身影,即便浑身湿透,也要把伞稳稳罩在孩子头顶;是孩子犯错时严厉的斥责,转身后却偷偷抹掉的心疼眼泪;是孩子成家时,悄悄把银行卡塞过来,说 “缺钱随时找爸” 的笨拙关怀。

母亲的爱是直观的、可触摸的,像清晨温热的牛奶,像睡前轻柔的故事。而父亲的爱,像一座山,沉默伫立,你走得近了,才发现山体里藏着无数为你遮风挡雨的缝隙。他不会说 “我爱你”,但会在你加班晚归时,留一盏永不熄灭的客厅灯;会在你失业崩溃时,拍着你肩膀说 “爸养你”,即便他自己也在为家庭生计发愁。

我们总说 “父爱如山”,可这座山,不该被我们的 “习以为常” 压垮。父亲节的冷清,不是因为父亲不需要爱与感恩,而是我们长久以来,没找到与父亲沟通情感的方式。

父亲节,儿女们都无法热烈地表达对父亲的情谊,更何况是平常日子。想想,你有没有主动给父亲打过电话聊聊天,或者陪父亲好好吃顿饭,问问他年轻时的梦想,听听他那些年吃过的苦、拼过的命,或者,就单纯地说一句 “爸,我爱你”。这些对于一个父亲来说是难得的,也是渴望的。

“父亲节” 不该是被调侃的 “付清节”,也不该在冷清中被遗忘。它是一个提醒,提醒我们:父亲和母亲一样,值得被郑重地感恩、深情地对待。

父亲们不是不需要快乐,只是他们习惯了把快乐建立在家人幸福之上。当我们给予父亲应有的关注与爱,他们的快乐会很简单 —— 也许是儿女一句贴心的话,也许是一次认真的倾听,也许是一份不贵重却用心的礼物。

在家庭的情感天平上,父亲的爱从未失衡,失衡的是我们表达感恩的砝码。父亲们的爱是内敛的,从不轻易外露。但他们内心一定也渴望收获满溢的爱与温暖。他们也值得这份爱与感恩!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