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总是三分钟热度?其实是因为你用错了方法!
看到现男友的八块腹肌,你说也想练出马甲线,火速办好了健身卡,买好了全套的运动衣、运动鞋、降噪耳机…
刚开始的第一周,你每天都去健身房打卡,发朋友圈说“流汗的感觉真好。”
第二周,朋友约你去逛街,你想:“每天运动可真累,隔一天去一次吧。”欣然接受了朋友的邀约。
第三周,生理期如约而至,你庆幸:“这周可以休息下啦。”
到了第四周,“加班”、“部门聚餐”、“朋友聚会”都成了你逃避的借口。
一转眼一年过去了,健身卡已到期,而你的马甲线却不见踪影。
如同这个健身的例子,生活中,我们常常定下很多目标,如每天记账、定期跑步、练习口语、坚持阅读,刚开始的时候总是充满热情,也坚持得很好,可没过多久便开始逃避懈怠找借口,最后就索性放弃了。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你做事总是三分钟热度?是因为自己太不自律?还是因为用错了方法?
今天,公子将为你拆解这本《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帮助你重新拾起培养习惯的热情。
认识作者
古川武士(1977 - )毕业于日本关西大学,日本习惯培养顾问公司董事长,有多年培训指导企业经营者和职场人士的经验,其所开创的个人成长课程深受上班族欢迎。
一、什么是习惯?
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你可以回想一下自己的工作日是如何度过的?是否是定点起床、早餐、工作、午餐、午休、工作、下班、晚餐、定点睡觉?或许你每天的行动会有一点差异,但你几乎每一天都依循着同一个模式度过。
习惯就是把重复的行动化为无意识的行动(自动化),只要养成习惯,任何事都可以自然地持续下去而不感到丝毫压力。
二、习惯引力
我们总是难以把自己想持续做的事转化为习惯,是因为人类具有“对抗新变化、维持现状的倾向”这一特点。
对于人类而言,保持在固定的状态会感觉比较舒适,而面对新变化,我们的身体和心理更倾向于维持身体的固定状态而不愿意发生改变,不愿走出“舒适区”。
书中把这种对抗新变化、维持现状的倾向称为“习惯引力”。
三、习惯的分类
根据习惯引力强度的不同,书中把习惯分为三类。
1、行为习惯
每天规律的行为,重点是行为,如记账、读书、写日记、整理房间等。这类习惯比较具有弹性,培养时间大约需要1个月。
2、身体习惯
与身体节奏相关的习惯,如运动、早睡早起、戒烟、戒甜食等。由于需要改变身体的节奏,培养身体习惯的难度大于行为习惯,培养时间大约需要3个月。
3、思考习惯
与思考能力相关的习惯,如逻辑思维、创造思维、逆向思维等。思考习惯与当事人的性格有关,对于变化所产生的抵抗最为强烈。培养时间大约需要6个月。
本书主要探讨的是行为习惯的培养。
四、培养习惯的三个原则
1、锁定一个习惯,不要同时培养多个习惯
不要太贪心,一次只培养一个习惯。习惯引力会针对不同的习惯产生作用,同时培养多个习惯得承受多倍习惯引力,让人很难坚持。所以,一次培养一个习惯,达成目标后再培养下一个习惯。
2、坚持有效的行动,行动规则越简单越好
如果行动规则太复杂,你将很难记住,坚持执行则会更加困难。复杂的事情容易失败,简单的事情容易坚持。
3、不要过度在意短期结果
过度在意结果容易打乱行动的节奏。
以减肥为例,如果你想在6个月内减重10公斤,第3个月结束的时候,你发现只减重3公斤,你开始焦虑,然后就以极端的手段开始减肥(如每天只吃一顿饭,摄取较少的热量),这样短期内可能会有效果,但接踵而来的可能就是更难以接受的反弹。
所以,我们要重视培养的习惯本身,而不要过度在意短期内的结果。
五、如何培养习惯
“火箭升空的最初几分钟、几公里内所耗费的能量远多于后来几天、几十万公里旅程所耗费的能量。”
培养习惯的过程类似于发射火箭的过程。火箭升空时需要巨大的能量以摆脱地心引力,培养习惯时也需要花费巨大的精力以摆脱习惯引力,但只要习惯已经形成,持续进行就只需要极少的精力了。
习惯的培养有三个阶段。
1、反抗期:第1天-第7天,很想放弃
在反抗期,你可能会很快就感觉没劲,然后变得越来越懒,很想放弃。
突破反抗期的两个对策:
① 从婴儿学步开始:意思是从小地方开始,目标越大,习惯引力越强,与其大张旗鼓,不如从小处着手,润物细无声。设定小小的目标,更能轻松地执行下去。
② 简单记录:设定符合“婴儿学步”的计划之后,就要开始简单记录。记录的效果在于能够消除“随意”的感觉,客观分析和了解问题,以此减少行动的不确定性。简单记录的关键是内容简单而有效,不要过于繁琐,坚持每天记录。
2、不稳定期:第8天-第21天,容易被影响
在不稳定期,很容易受到其他事情影响行动的继续,比如突发事件、天气原因、加班等。
突破不稳定期有三个对策:
① 行为模式化:把你想培养的习惯化为固定的模式(比如坚持在相同时间相同地点做相同的事),并认真执行。模式化让我们做事更有节奏感,也更不容易忘记。行为模式化期间,需要多多尝试尽量找出不易受到突发事件影响的时间和地点(如在上班的路上听书等),并且每天持续行动。
② 设定例外规则:再周全的计划也会受到突发事件的影响,可以设定例外规则来让计划保持弹性。
③ 设定持续开关:“持续开关”是善于培养习惯的人为了能够持续行动所设计的一些巧妙的方法,目的在于提升动力,建立持续行动的机制。
书中总结了12个持续开关供大家参考:
A、奖励:给自己设定一个奖励以增加克服困难的力量,奖励可以和培养的习惯相关,也可以是自己喜欢的事物
B、被称赞:在家人、朋友、同事中选择称赞你的对象并请对方定期地称赞自己,有助于提升干劲
C、游戏:给自己设定一些有趣的游戏或活动,提升自己坚持下去的热情
D、理想模式:找到一个理想的人物、事物,把照片放在身边(比如把现男友的照片作为手机屏保),随时观看以获取动力
E、仪式:生活需要仪式感,设定小小的仪式以转换自己的心情
F、去除障碍:找到妨碍你行动的因素,思考解决对策并执行
G、损益计算:想想失败会给自己造成什么损失,反向激励自己坚持下去
H、结交朋友:结交和自己培养相同习惯的朋友,相互督促
I、对大众宣布:对大众或者特定的人群宣布自己准备培养的习惯,受大众监督
J、处罚游戏:给自己设定处罚规则,如果偷懒就会受到处罚,击退偷懒的借口
K、设定目标:设定为了达成大目标而必经的小目标,结合其他开关并用
L、强制力:通过与他人约定、限定时间等,逼迫自己进入“不得不做”的状态
3、倦怠期:第22天-第30天,容易感到厌烦
倦怠期是“习惯引力”最后的反抗,在倦怠期,容易感觉厌烦、产生空虚感。
突破倦怠期有两个对策:
① 添加变化:一直持续做相同的事容易让人感到厌烦,在倦怠期可以给自己增加一些变化,以崭新的心情重新出发。比如你想培养每周跑步三次的习惯,平时都是在小区楼下跑,在倦怠期,可以选择去体育场或者公园跑或者健身房跑。需要注意的是,你可以改变行为的地点和时间,但是不要取消这个行为。
② 计划培养下一个习惯:在培养一个习惯的过程进行到八成时拟定下一个习惯培养计划,有助于提高现阶段的动力。
六、总结
简单来说,习惯就是把事情变成“一XX就YY的模式”,比如一到七点就起床、一到六点就下班、一拿出手机就想看微信刷微博…
而人类这种对抗新变化、维持现状、不愿走出舒适区的特点,导致好的习惯总是难以养成,坏的习惯总是难以戒掉。
本书给我们带来一种培养习惯的可执行的方法论,从设定目标到如何度过反抗期、不稳定期、倦怠期,都给我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我们都是习惯的生物,想要持续性地做一件事,单靠意志力和耐力的话会越来越难坚持,而把它培养成习惯的话,行动就会越来越自然,并且不会感到痛苦。
“听过很多大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培养习惯是一个持续性、渐进性的过程,如果你只看不做的话,永远不会有任何进步。
亚里士多德说:“人是被习惯所塑造的,优异的结果来自于良好的习惯,而非一直的行动。”
想要拥有顺遂的人生,现在就播下培养习惯的种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