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自我收藏人丑就要多读书

续:人丑就要多读书——2014年上半年阅读书目

2014-11-10  本文已影响3516人  苏不慢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上一篇人丑就要多读书,是在年中的时候写的。因为发现简书这个网站的时候正在期末考试,所以就把这篇贴了上来。没想到时至今日居然有了5000多浏览量,200多个喜欢,被编辑推荐,也在简书的二十四小时热门和七日热门排上了几天的头名,在三十日热门榜上也进了前十。

当然不可否认前几天看到的时候,心里也是窃喜非常的,虚荣心被满足了,同时有这么多人喜欢我推荐的书自然很开心。但是这两天仔细思考,又觉得名不副实,十分惭愧。首先是自己的文笔实在不佳,所以现在读着半年前写的东西,真是读不下去。其次是因为到现在开书单这种事好像挺占便宜的,只要有个畅销书排行版或者不可不读的N本书,肯定关注的人就很多。我个人是比较厌恶的,可似乎也因此而获益。

但是字是不能不写的,写字给我思考自己所读所学的东西的机会,所以先说两件事吧:

1.这个书目的主要目的是记录自己所读,把自己觉得有益或者有趣的书记录下来,是对自己过去的一个交代,也是顺便给各位想看书的人一个小小的推荐。

2.无意与任何人比所谓的读书量。同时读书再怎么说也是一件很私人的事,对书的喜欢或者讨厌都根据自己的爱好、经历而有所不同,很正常。

上一篇里写的是到2014年6月1日之前的值得看的五星书,今天这篇是其他的一些没有达到五星,但依然是有益也有趣的一些书。

1.《习惯的力量》——[美] 查尔斯·杜希格

越来越喜欢读理科类的科普书籍了,语言简洁,层次分明,逻辑清晰。这本书更是如此。

人类很多时候都是不了解自己的。本书为我们揭示了人类时常被自己的习惯所支配而不自知。习惯由“暗示→惯常行为→奖赏→暗示”这样的一个习惯回路所支配,无论好习惯与坏习惯都是如此。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坚持一些自己所希望坚持的习惯(如:跑步,学习英语),除了自己的自控力的原因外,还有很重要的一方面我们不清楚自己的习惯回路,妄图以一人之力对抗人类多年来养成的习惯,结果自然是输多胜少。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

1.习惯回路的原理与个人习惯

2.团体组织的习惯(如星巴克,美铝公司)

3.社会的行为习惯(如团体运动:游行等)

本书从以上三个方面展示了习惯对于人、组织、社会的巨大影响,以及在掌握了习惯的原理后改变习惯所带来的对人、组织、社会的提升与壮大。

在弄清了习惯回路后,想要改变自己的习惯,首先应当明白自己的惯常行为是什么,然后明白完成了惯常行为后所得到的真正的奖励是什么,最后才能细致的分析出暗示是什么。如此才能改变一个完整的习惯回路。当然了,这些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耐心的实验与细心的分析。

书是好书,清晰明了,文笔上佳,读者除了“读”之外也需要去实践。王阳明说“知行合一”,知道了但是不去做,那就相当于是不知道。

2.《如何高效学习》——[美]斯科特·扬

对于这本书和这个人,很多人都不陌生。学神斯科特.扬,应该这个世界上最有名的研究高效学习法则的人之一了。他涉及了商业学、编程、演讲、写作、十天拿下线代数、十二个月内拿下了MIT的计算机科学课程等等。简书上有很多关于他的博客的翻译。有人说他是天才。或许他的智商确实比别人高。但是智力中的先天因素只占不到25%,而后天的培养,才是对一个人的最终智力形成的主要组成部分。

书中就介绍了他的整体性学习法,每一门科目都是相对独立的个体,比如把他们比喻成为一座城市。但是每一个科目之间通过多方面的思考也能够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这就相当于在每一座城市之间构架起来了一座相互连通的高速公路。这样的话当你学习到一门新的知识的时候,你就可以运用你所了解的知识通过新的高速公路去连通新的知识的时候,对于那门你所不了解的学科你也可以十分有效率的去学习它。

学神的书,自然是干货满满。之所以没有五星推荐,是因为:

1.这本的翻译很是奇葩,其中私货,难免有不快之感。

2.就是……目前为止读的还不是特别透彻,需要再去进行深度阅读。

很多还是上面说的,这种非虚构类书籍,要去实践了书中所说,这些书才会对自身有价值。


3.《明朝那些事》——当年明月

这本书应该是这几年来最火的历史书籍,多少年都占据着各大榜单的头名。在这之后与之类似的各种历史书籍层出不穷,但是能与之相比的凤毛麟角。其实对于这本书很难界定,连作者自己也说很难说到底是专业历史书籍还是历史小说。

作者以十分轻松幽默的手法写就了明朝的诞生直到灭亡(没有南明),从朱重八出生一直到崇祯在景山上吊。在这几百年的岁月里,英雄人物几起几伏,卑鄙小人时隐时现。陈友谅、常遇春、于谦、朱棣、郑和、王守仁、张居正、魏忠贤、万历、东林党、唐伯虎、《金瓶梅》……当然,也有人说这本书里面包含的个人观点太多。或许如此吧,但如果不这样,那应该会是一部很无趣的史书吧。

整部书我认为最精华的部分,就是后记,作者写下了对于人生与历史观的感悟,更有对于他所描述的这几百年历史的总结。可以说,哪怕不看这部书,这段后记也是不可不读的。

因此我把它摘录了下来:《明朝那些事》——后记


4.《新宋》——阿越(未完结)

看到我把未完结三个字写上去,应该能够感受我心里的怨念之深吧!

《新宋》是这里面唯一的一部网络小说。高中的时候疯狂迷恋各种网文。玄幻、修仙、体育、穿越架空、都市、重生各种YY的小说,通宵彻夜,无所不看。当时拿的是诺基亚手机,“向下”键都因为我看小说按的掉漆了。后来估计逼格也提高了,这些网文也就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只有两本一直让我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林海听涛的《我们是冠军》和阿越的《新宋》。

一直对于宋代有着某种向往。今年重新看了一遍新宋,是因为那段时间多看正在做《新宋》促销的活动,勾起了一大堆曾经新宋的读者的回忆,一时间《新宋》占据了多看畅销榜的全部排名(因为是多册发售),也算是在多看创下记录了。本来以为多看能出版,那必定是阿越回头是岸,决定把这个坑填满,结果到了现在,还是没有出结局……也是无语……

确实,《新宋》这本书未免有点理想化,室友跟我说现在的《宰执天下》比《新宋》更腹黑也更真实。但其实我们看网文,不就是为了心里那点理想化的世界嘛。

只求阿越能够在我有生之年填完这个坑啊。


5.《我们仨》——杨绛

杨绛先生,钱钟书的妻子,现在还活着的极少的民国人物,时至今日百岁之际依然笔耕不辍。她那句:“你的主要问题在于读书不多而想的太多。”在豆瓣知乎上经常被引用,是用来打击人必备利器。

这本书是在大理的一个书店买下的。书中的第一部分《我们俩老了》和第二部分《我们仨失散了》,是写了她做的一个梦,我读的似懂非懂。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则是记录了钱钟书、杨绛从他们新婚再到去牛津求学,女儿出生,回国求职,战乱求生,文革中艰难的生活,在一直到圆圆和钱钟书相继的去世。这也是我最喜欢的部分。

钱钟书夫妇都是极有智慧的人物。虽然钱钟书说:“如果你吃到一个鸡蛋,觉得好吃,你又何必去认识下蛋的母鸡。” 但是我想能够了解这两位的曾经,也能够让我们从中获取些许益处。

这里附上一个很有用的东西,或许很多人都看过,但是从也能感悟出,哪有什么天生才子,努力才是王道:杨绛:钱钟书是怎样做读书笔记的——《钱钟书手稿集》序


6.《代表作和被代表作》——张佳玮

张公子的书里,永远不缺少谈资。身为公子的脑残粉,看张公子掉书袋,书里左一个“众所周知”,右一个“大家都知道”,有时真是让人想摔书怒吼:“其实我根本就不知道啊!听都没听过好不好!”。书里接近一半的名词都没听说过,到底是自己太肤浅?还是公子实在是博记强闻?

代表作有时候亦是被代表作,马尔克斯一部书就成为了所谓魔幻主义的代表,莫奈的《日出.印象》如此,卡佛的《当我们讨论爱情时我们在讨论什么》亦是如此。这是这本随笔中的一个主题。

书不厚,里面很多内容也很有意思。公子今年基本上是达到了一个月出一本书的节奏,但是总觉得相比起公子在知乎上的答案,公子的书还是略逊那些好答案一筹。

7.《辜鸿铭讲论语》——辜鸿铭

这是林语堂先生从国外图书馆发现后抄录回来的,是辜鸿铭先生用英语写的论语注释,自然是写给外国人看的,所以书中的注释要么简单易明,要么是与外国名人相互对照,亦或是记录辜鸿铭先生在北洋任职的事情,阐述中国之精神。

认识辜鸿铭先生,是曾经看书时讲到他在北大任教时那段著名的“辫子”论。不知道在他书中多次提到的“中国人之精神”,现在还剩多少?

8.《放学后》《恶意》——东野圭吾

一部是东野圭吾的成名之作,一部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其实无论是这两部,还是《嫌疑人X的献身》或者是《白夜行》等等,都是在推理的表面下面探讨着人性的善恶。而且似乎一直都保持着对校园推理的热爱。无论是校园暴力,还是让人无法预料,甚至连自己也不清楚的青春期。

此外,如果对东野这个人感兴趣,也可气读一读他的自传《最后的致意》,很有意思的一个人呢。


9.《三国机密》——马伯庸

亲王马伯庸的力作之一。亲王对于三国的热爱人所共知,前不久还从四川出发一直到了西安,走了一遍当年诸葛武侯“克复中原”的北伐路线,真实让人向往。

这本书是一本历史小说而非穿越小说,而历史小说最难写的地方的就在于大家都已经知道了结局,那么如何来让这之间的剧情吸引人呢?

书中主角本是寄养在河内司马家的一名少年。时势所迫,走上了那段风云激荡的历史的浪尖。书中对于衣带诏事件、官渡之战、曹操、曹丕、郭嘉、贾诩、杨修、袁绍都有着非常细致的描写,而且每一个人物的性格、事件发展背后都有着详细的史料来佐证。尤其是其中对于曹昂之死的推测真是看的人汗毛直立。

当然了除了《三国机密》外,亲王的根据“九年春,亮军祁山,平催督运事。秋夏之际,值天霖雨,运粮不继,平遣参军狐忠、督军成藩喻指,呼亮来还;亮承以退军”这一段史料来写的《风起陇西》,还有《三国配角演义》也是很有意思的历史小说。


10.《批判性思维》——[美]布鲁克.诺埃尔.摩尔/[美]理查德.帕克

这本书算是我对于批判性思维的入门书籍之一吧,还有一本是德国人罗尔夫·多贝里写的《清醒思考的艺术》,相比较来说可能后者更加简单易懂。

书中的前半部分阐述了批判性思维的定义以及基础,怎样在辩论与写作中更有逻辑,论证更加清晰可靠,同时也说明了很多逻辑思维中的谬误,怎样在自己的表达中避免它同时也能在别人运用的时候不会被之迷惑。但是在书的后半部分就已经涉及了专业的论证领域,不是我这种门外汉能看得懂的。

批判性思维是我们必须具备的基础技能之一,但似乎在学校里完全没学过它。它能让我免于被人欺骗,避免人云亦云成为“乌合之众”,对于事物能够有着自己的思考与见解。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