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

第91期 【课堂实录】

2019-06-03  本文已影响0人  三人行语文工作室

《你是这样的人》课堂实录

文/张永刚


【组织课堂·初识杜甫】

师:上课!

生:老师好!(有气无力地)

师:同学们请坐。当同学们向我问好的时候,我忽然觉得咱们的课堂缺了一点生气。今天我们面对的是一千多年前的杜甫,他是唐朝非常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大家这样和我问好没关系;不过我建议咱们一起向杜甫问好,可以吗?请大家起立,我们一起大声地向杜甫说声:杜甫,您好!

生:(起立)杜甫,您好!

师:哦,杜甫有点听不到啊。(笑声)来,我们再来。

生:杜甫,您好!

师:我们可以再深情一点吗?

生:(大声深情地)杜甫,您好!

师:好,请坐。请大家大声读出我们今天的课题。

生:你是这样的人,品词——析句……(很多同学未读副标题)

师:第一次以失败告终。好,第二次,开始。

生:你是这样的人——品词析句识杜甫。

师:第二次稍微好一点,但老师觉得咱们的课堂还是缺少点气势,我们一起喊出来,好吗?

生:你是这样的人——品词析句识杜甫。

师:好多了。最后一次,让你的小宇宙爆发,喊出我们今天的课题,预备起——

生:(大声地)你是这样的人——品词析句识杜甫。

师:很好。这个课题告诉我们两个信息:一是我们今天的任务就是想走近杜甫,触摸杜甫的精神脉搏;第二,我们靠什么方法走进杜甫呢?就是品词析句。好,我们首先简单地对杜甫有个了解。大家读一读作者信息,试着把这两个空填起来。

【屏显】

(课堂起始·初识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后世评价他的诗为“____”;称他本人为“____”。

生:(读作者信息并填空)

师:不错,请大家把掌声送给自己。我们称杜甫的诗为“诗史”,称杜甫本人为“诗圣”。(板书:杜甫、诗史、诗圣)那么,杜甫的诗为什么能称为“诗史”,杜甫又为什么能被称为“诗圣”呢?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能够有新的认识。

【深入学习·感受杜甫】

好,我们要想学诗,就得读诗。首先老师检查一下这几首诗大家读得怎么样。

【屏显】

(知情晓意诵其诗)

结合背景与译文通读资料中四首诗,注意读准节奏,读出韵律,努力读出自己的理解,诵出感情。

前两首诗是大家学过的,请大家一起读,好吗?望岳,预备起——

【屏显】

                望    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    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生:(读诗)

师:如果我没有听错,大家有个字的读音有问题……

生:“夫”。

师:对了,“夫”应该读几声呢?

生:二声。

师:对,二声。请大家再读一遍,望岳,预备起——

生:(读第二遍)

师:我觉得大家读的没问题,但对于古诗来说呢,还缺少一点味道,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慢慢去体会,读好古诗。好,接下来我们读第三首,这首诗比较陌生,我们请一位同学来读。科代表你来读,刚刚认识了你。

生:(读诗)

师:谢谢你,读得很清楚,大家把掌声送给他。但还是有一个字的读音不准确,大家帮她找出来。

生:妪。

师:对,这个字读四声。还有一个字她挺顿后才读出来了。就是“邺城”的“邺”,“邺城”在我们河南省洛阳市一带。请大家一起再读一遍。

生:(一起读诗)

师:请看第四首。这是我们刚刚学过的,我建议我们一起大声读出来,能背的就可以背出来。预备起——

生:(读诗)

师:谢谢大家。比刚才那首读得好多了,但是还是有个字的读音有问题。就是“俄顷”的“顷”,读三声,是一会儿的意思;这个字读“倾”,一声。这两个读音容易混淆,希望大家注意。

大家看杜甫的诗,有写他自己的,也有写国家、百姓的,范围很广;情感抑扬跌宕,起伏多变,所以后人称其诗风格为——沉郁顿挫。请大家把它写下来,最好写到你们的语文书上,写到资料上,待会就跑到垃圾堆里了。

【屏显】

杜甫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表情达意抑扬跌宕,起伏多变。后人称其——杜诗风格:沉郁顿挫。

生:(做笔记)

师:这样的诗风不容易体会,我想大家在成长的过程中,在不断大量读杜甫诗的过程中才能有所体会。不过,今天通过学习,也许我们会有所体会。

刚才,我们读了杜甫的诗,接下来就让我们一首一首细细地去读,去品,去感受杜甫。

【屏显】

(品词析句知其人)

细读每一首诗,想想,你读出了个怎样的杜甫,你是从诗中的哪些字词句里读出来的。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首,请大家一起读一下写作背景。


【屏显】

(创作背景)

公元735年,23岁的杜甫考场落弟,但年轻气盛的杜甫并未放在心上,他像许多诗人一样,又开始了漫游生活,并在漫游途中写下了《望岳》一诗。

生:(读背景资料)

师:这首诗里,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杜甫呢?我看好多同学的资料上是一片空白,注定我们这节课是一次艰难的跋涉。不过没关系,我们慢慢来,也一定能感受到杜甫的内心世界。

生1:对……《望岳》表达出一种……

师:哦,难为你了,请坐。好,同桌来说。

生2:我觉得这首诗……

师:你这么美妙的声音,可以放大说话音量吗?

生2:我觉得写出了杜甫的一种不怕困难的精神。

师:对了,就是要这样勇敢地表达自己。那你是从哪些地方读出这样的杜甫的呢?

生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师:你是如何从这一句读出他不怕困难的精神的呢?

生2: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他要登上泰山的顶峰,豪情满怀,不怕困难。

师:你是怎么知道很困难的。登泰山很难吗?课本里有个字给了我们提示:阴阳割昏晓。“割”是什么意思,请大家组个词。

生:分割,割裂,割开……

师:泰山一边出现了早晨,一边是黄昏,大家说泰山怎么样?

生:高。

师:正因为高,所以登山才不易。但作者说,我一定要登山泰山之巅,俯视群山皆小。所以你读出了他的不怕困难,请坐。还有其他的表达吗?

生3:我还感觉他有凌云壮志。结合背景来说,杜甫考场落第,但他还说自己一定会登上泰山,观赏美景。

师:你太会读书了。结合背景,知人论世,就是一种读书的好方法。大家要向她学习,请把掌声送给她。

杜甫确实是有凌云壮志的,他年轻的时候就有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大志,就是说他要辅佐君王比尧舜还要好,让民风醇厚;我们刚学过《大道之行也》,也许,他想要的就是那样的“大同社会”吧!

我们来小结一下,这首诗里我们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杜甫。

【屏显】

登泰山而小天下
一个不畏困难的人
一个勇于攀登的人
一个积极进取的人
一个拥有雄心壮志的人

请大家读;请大家把红字部分写在书上。

生:(读小结,写笔记)

师:我觉得我们的同学还是有一颗诗心的,所以我们读第一首我们触摸到了这样一个杜甫。

好的,大家都做好了,我们看第二首我们又会读出怎样一个杜甫呢?这位同学,请你帮我们把背景资料读一下。


【屏显】

公元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暴发。第二年,44岁的杜甫闻讯太子李亨继位,一路投奔,不想途中被叛军俘获,押至长安。他目睹昔日盛都的破败,写下了千古名作《春望》。

师:大家听清楚了吗?

生:听清楚了。

师:请大家也把掌声送给他。谢谢他让我们清清楚楚地了解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同样是“望”,这首诗又“望”到了什么呢?我们又会“望”到一个怎样的杜甫呢?

生1:我觉得杜甫是一个忧国忧民,而且具有爱国情怀的人。

师:我觉得你的体会特别准确,那你是从什么地方知道的?

生1:前两句,在“国破”的时候,我们看花一般是很开心的,但是杜甫却落泪了;听到鸟鸣的时候我们会很愉悦,但杜甫却感到“惊心”,所以我觉得杜甫是一个忧国忧民的人。

师:我觉得你说得真好!她会抓住关键句来分析。不知道大家听明白了没有,她抓住了一句“感时花溅泪”,说我们看到花的时候一般是高兴的事情,杜甫流泪了。那么杜甫为什么会落泪,请大家在第一句中找一个字来说,一个字。

生:“破”。

师:对。一个“破”一让我们看到了杜甫面对国家败亡时内心的沉痛,我们能感受到他对时局的忧虑。还能读出些什么来呢?

生2:我觉得杜甫是一个爱家的人。

师:何以见得呢?

生2:因为他诗里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家书能抵得上万两黄金,他对家人特别珍爱,注重。

师:谢谢你细心的发现。还有没有补充?

生3:“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也像刚才那位同学说得,一个忧国忧民的人。看到国家的破败,他忧愁、悲愤,连头发都“簪”不住了。

师:她抓住了关键字“簪”给我们做了分析。连束头发的簪子都“簪”不住头发了,说明极度的痛苦与忧愤。看大家,是不是像我一样啊。(生笑)我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原因“浑欲不胜簪”,但杜甫是因为忧虑国家的前途,担心百姓的安危。我们读出了一个这样的杜甫,请大家一起读——

【屏显】

感“国破”而见花落泪
一个心忧国事的人
恨离别而闻鸟惊心
一个思亲念家的人
怨战乱而发白难簪
一个焦虑痛苦的人

师:我觉得大家学习越来越在状态了,这些内容全部让大家给挖掘出来了。又有一个发现,大家太会学习了,老师还没说,马上都开始动笔写笔记了。

生:(写笔记)

师:我身边这位同学完成了,我想大家都完了。来,我们看下一首。这位女同学,你离黑板比较近,也希望你大声把背景读给大家听。


【屏显】

公元759年,47岁的杜甫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离开洛阳途经新安石壕、潼关,写下了旷世奇作“三吏”“三别”表达了他最深切的感受。

生:(大声读背景资料)

师:大家听清了没有?听清了就把掌声送给她。杜甫写下了旷世佳作“三吏”“三别”,我们就选取其中最经典的一首《石壕吏》来学习,看看这首诗里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杜甫。

生1:通过《石壕吏》这首诗,我觉得杜甫是一个热爱祖国,深切同情劳动人民的人。

师:我觉得热爱祖国有点大了,可是第二句又是那么贴心。你是从什么地方读出他同情百姓的呢?

生1:在最后几句“绝”“泣”“独”这几个字让我有一种悲伤的感觉。

师:哦,你觉得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是特别悲伤的。那么通过这首诗你来说一说,是因为什么让杜甫这么悲伤。

生1:是因为劳动人民的生活……

师:我的意思是在这首诗里边,是什么事让他觉得很悲伤的。

生1:征兵。

师:是“征兵”吗?大家告诉老师是“征兵”吗?木兰诗里有一句是“可汗大点兵”,这里是征兵吗?杜甫在诗里给了我们提示,这是在——

生:捉人!

师:好可怕,捉人啊!那就是不管你同不同意,只要你是个男性,甚至可以不是成年男性,都被“捉”走了。所以面对这样的一个事件,杜甫的内心非常地沉痛,所以你在“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独与老翁别”这些语句里读出了他的同情。谢谢你,请坐。

同学们,我们就来看这三句话。“夜久语声绝”说明什么?“语声绝”说明老妪被——

生:带走了。

师:用大家刚才的话叫被“征”走了,其实是被“捉”走了。“如闻泣幽咽”是谁在哭呢?

生2:我觉得是孙子在哭。

师:孙子当然会哭,因为他饿了。呵呵,但是“泣幽咽”,是在小声哭,或者在压抑着哭。

生2:我觉得老妪应该也在哭。

师:老妪?哦,你看“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老妇已经被带走了。

生2:我觉得老妇抓走的途中在哭。

师:途中在哭,很有可能。可是杜甫没有跟着老妇啊。那是谁在哭呢?

生2:还有母亲。

师:谁的母亲?

生2:小孙子的母亲。

师:哦,可见丈夫征战而死,婆婆又被带到河阳服役,公公又逾墙而走,还不知道能不能回来,剩下了孤儿寡母,该怎么活啊。内心悲痛可想而知,作者用了“泣幽咽”,就把她的悲痛表达出来了,作者这样去写她的悲痛,就是因为作者也在悲痛啊。谢谢你,请坐。

刚才那位同学还提到一个“独”,儿子走了,孙子还小,老伴被抓服役,媳妇“无完裙”,出不了门,只好“独与老翁别”,但是这样的“独”又岂止老翁一家呢?这个时期,天下该有多少这样的“独”啊!一个“独”字渗透着作者浓浓的同情。

还有发现吗?

生3:我觉得杜甫还表达了对战乱的批判,以及对官吏的痛恨。

师:你从哪看出他恨“吏”。

生3:从“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我觉得是对比在写。一方面是老妇的“苦”,一方面是官吏的“怒”。

师:你觉得他们对百姓怎么样?

生3:不好。

师:不好太有点轻描淡写了。

生3:威逼。

师:是蛮横,狠毒,甚至是恶毒。恶毒到什么程度呢?白天不捉人,而是夜里来捉人。从这个时间的选择我们看出了吏的恶毒。好,请坐。

我们读出了杜甫对官吏的痛恨,对百姓的同情。但是杜甫从来没有一句话说:我是多么痛恨那些官吏,也没有说我是如何同情人民百姓。就在这样淡淡的叙述当中,作者的深情就跃然纸上了。好,请大家一起读——

【屏显】

捉”字有深意
“呼、怒”透本心
一个对官吏的残暴深恶痛疾的人
“啼”中自有“苦”
“独”别含义深
一个对人民的困苦同情怜悯的人
抒情议论无
爱憎分明有
一个艺术创作炉火纯青的人

师:有两个字我强调一下,一个是“深恶痛疾”的“恶”,不能读成“e”;一个是“爱憎分明”好像是读“zeng”,应该是一声,大家下去再查一下,也许是我弄错了。

杜甫的创作越来越纯熟,不仅有我们耳熟能详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还有“别开生面”“翻云覆雨”等等成语,也有很多沿用至今。所以,他对我们后世的文学创作影响特别深远。

我们来看下一首,请大家一起大声读“写作背景”。


【屏显】

公元760年,48岁的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了座茅屋,过上了较为安定的生活,不料第二年八月,天风破屋,大雨又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写下了最为脍炙人口的诗篇《屋为秋风所破歌》彰显他高贵的人格。

师:刚学过的诗,我想大家印象比较深。从这首诗里你又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杜甫呢?我可以随意采访吗?好,你来说。

生1:关心天下安危。

师:你从哪一句读出来的?

生1:“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师:你怎么就从这一句读出了他关心天下安危呢?

生1:我觉得诗人联想到了战乱,所以他……

师:那你觉得他到底在关心什么?

生1:“安史之乱”时的国家和人民。

师:还有吗?你能从最后一段找一个词吗?其实他最关心的是——

生:天下寒士。

师:所以我们读书的时候,一定要读到字里行间,不敢脱离来文本,好吗?谢谢你,请坐。随意采访,下一个,你说。

生2:我觉得他是一个舍己为人的人。

师:你从哪读出来的?

生2:“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他希望天下寒士能住上奢华的房子,他冻饿而死都没有遗憾。

师:奢华的屋子,我觉得杜甫还不敢想。只要让人民有吃的有穿的,吃饱穿暖了,他就心满意足了。不过,你肯定能帮杜甫实现让人民住上奢华的房子这个梦想。谢谢你,请坐。

可见,杜甫说,只要人民能吃饱穿暖,哪怕我冻饿而死,都没有什么。这真的是一种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啊!是我们一生都要追求的人生境界。

继续采访。

生3:作者写八月的狂风怒号,他的茅草都被卷走了。他很痛心。

师:确实很痛心。刚建好的屋子就被大风破坏了。

生3:后来他说那些孩子抱着他的茅草跑到竹林里了。他很无奈。

师:无奈,伤心,痛苦。

生3:然后他又说,在晚上被子盖了好多年,又冷又硬,侧面写出他生活很困苦。孩子把被子蹬破了,房屋又漏水,“安史之乱”期间他的睡眠时间又比较少……

师:那你觉得为什么他的睡眠时间会少呢?

生3:我觉得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因为房子破了,环境不好;其次是因为他联想到了国家的情况,表达了他的忧思。这样他由个人层面想到了国家层面,希望天下寒士能有广厦可住,他死了也没有什么关系。推己及人,体现了他的忧国忧民,舍己为人。

师:她读书能把整篇文章综合起来读,这很好。她不仅读出了杜甫的忧国忧民,舍己为人,还读出了杜甫的穷困,杜甫的困苦,在这样的情况下,杜甫还想的是天下苍生,你说他不是圣人,谁是圣人呢?读得很细致。谢谢你。看老师的小结。

【屏显】

大风破屋,秋雨如注,一个悲惨的人
布衾如铁,被踏即裂,一个穷困的人
历经战乱,彻夜难眠,一个沧桑的人
衣食无着,忧思寒士,一个心怀天下的人
自身不保,祈盼广厦,一个理想崇高的人
宁愿冻死,也要他暖,一个舍己为人的人

生:(读小结)

师:单是这一首诗就说尽了杜甫的一生,说出了杜甫一生的情怀。但是,上天并没有因为他是这样的人就垂青于他。

【屏显】

公元770年,59岁的杜甫怀着对国家的深重忧虑和对人民的莫大悲悯,割舍了与他同甘共苦的夫人,抛下了他谋生乏术的弱男幼女,在寒冷的冬夜,永远地放下了他那双写诗的手,在湘江之上,静静地,静静地,飘浮……

师:(深情诵读)杜甫就这样在困苦艰难当中走完了他的一生。请大家回到我们课堂的起点,你来说一说,为什么杜甫的诗称为“诗史”,杜甫为“诗圣”呢?

生1:因为杜甫的诗真实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情况。

师:对啊,他没有粉饰,没有装潢,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社会。(板书:以文字记录真实历史)

你的眼睛好大好明亮,你说说为什么称杜甫为“诗圣”。

生2:因为他的诗写得感情曲折,还能表现他的雄心壮志。

师:不光这些,还有他的忧国忧民,他的心怀天下,他的舍己为人,他有一颗大爱之心。所以有人评价杜甫说,杜甫就是对万物都充满深情的人。(板书:用深情忧思天下苍生)

所以我们说研究那段时间的历史,可以不去读正规的史书,但一定要去读读杜甫的诗,因为那里有一个更加真实的历史空间。杜甫之所以称为“诗圣”,是因为他有一颗大爱之心,在那样贫困的状态之下,依然忧思着天下苍生。

【课堂小结·再说杜甫】

师:同学们,我们的课就要结束了,今天我们怀念的是一位诗人,老师也想我们今天用诗的形式,来表达我们对伟大诗人的崇敬之情。

老师写了第一节,请大家接着往下写。

【屏显】

(课堂小结·再说杜甫)

你是这样的人
——写给杜甫
你是这样的人
你的目光是这样的忧伤
你的……是这样的……

生1:你的心胸是这样的宽广

生2:你的品质是这样的高尚

生3:你的理想是这样的崇高

生4:你的胸襟是这样的博大

生5:你的经历是这样的曲折

生6:你的意志是这样的坚定

……

师:老师把大家的发言综合起来加以修改,我们的诗会是什么样子呢?请大家一起来读——

【屏显】

你是这样的人 

            ——写给杜甫

你是这样的人
你的目光是这样的优伤
你的脚步是这样的匆忙
你是这样的人
你的面容是这样的沧桑
你的经历是这样的跌宕
你是这样的人
你的呼喊是这样的昂扬
你的内心是这样的坚强
你是这样的人
你的胸怀是这样的博广
你的品格是这样的高尚
就是这样的人
把所有的痛在心中深藏
把所有的爱倾洒于四方
把所有的情凝聚成诗行

生:(深情诵读)

师:这就是杜甫啊,同学们,把所有的痛都藏在自己心里,但是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天下苍生,把所有的痛苦都化作了一行行精美的文字。我常常想,人生如四季,如果我们选一个季节来送给杜甫,哪个季节最合适呢?

生:秋季。

师:真的是秋季最合适啊!秋季是那么的凄凉,但又是那么成熟,那么丰厚,他深秋依然期盼着烂漫的春天,追寻着热烈的夏天。读完《杜甫传》后老师写了一篇文章《人生只一季》,希望以老师文章里一段文字,来结束我们这节课。

【屏显】

没有秋的四季是残缺的四季
没有秋的人生是遗憾的人生
不经秋风扫,难得硕果累累
不经秋雨淋,难见傲骨铮铮
不经秋霜打,难登高楼层层
秋,是凄凉,是肃杀……
秋,是锤炼,是锻造……
经秋之物,  才能春来蓬勃
经秋之人,才会坚强执著
秋,真乃是一个好季节也
——选自《人生只一季》

生:(大声诵读)

师:对于杜甫来说,人生只一季,足矣!

希望大家也能总有一个精彩的“秋天”,希望大家也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下课!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