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读书笔记

2019-08-23  本文已影响0人  神仙洋洋

断舍离就是通过收拾物品来了解自己,整理自己内心的混沌,让人生更舒适的行为技术。通过收拾自己居住的房间,让自己从看得见的世界走向看不见的世界。

对于物品而言,符合以下原则,才能发挥他的最大用处:

物品要用才有价值

物品在此时、当下、应出现在需要它的地方

物品处于恰当的位置,才能展现美感。

一、断舍离的机制

断舍离,必须的一步是收拾,我们在收拾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两个方面,一个是我与物品这条关系轴,另一个是当下这条时间轴。换句话说,就是在当下时间,这件物品对我来说是否是必需品。

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

舍=舍弃多余的废物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

生活中,我们虽然用不上的东西,但也一直没丢掉;

明知道毫无用处的东西,一直放在那不想扔;

似乎大家都有一个执念,虽然"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却一直留在家里。

所以,断舍离要求我们要舍,只有对当下的自己合适且必需,也确实在用的东西,才会留在你自己的房间里。

断舍离的目标,就是让整个社会上的物品都能各得其所。

二、断舍离的方法

1."自我轴心"的窍门-注意提问时的主语

在考虑物品是否应该被留下时,思考的主语是"我",我们要避免让物品当成主角,把主语换成我,物品原本是因为"我用"才有价值。

2.从身体开始实践吧

首先,把我们最用不上的东西开始扔扔扔

然后,按照大中小三分法整理收纳,给物品来一个大分类,在大分类中细致分为中和小,类似前面我们提到过的金字塔结构。书中给出厨房的一个例子,很直观。

3.利用七、五、一总量限制原则

"七"指的是柜子等收纳物品装备只能放满七层,空出来的三成空间成为物品出入的通道,这样会让人有收拾整齐的欲望和心情。

"五"是物品只能放五层,主要作用于看得见的位置,比如置物架,茶几等等,比如商场高级的商品,摆放位置较零散。

"一"这个就摆放更少了,通常用于装饰墙之类的,例如美术馆的画展,名画都单独挂在一面墙,显示了这幅画的重要性,营造了高端的感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