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族盟军是西南人?

2024-01-13  本文已影响0人  已锁定

周人所联合的许多少数族见于《尚书·牧誓》篇的有八族:“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人”。这些少数族的地望,据《尚书孔氏传》认为,这八国都是蛮夷戎狄,并谓羌在西蜀,髳、微在巴蜀, (卢)、彭在西北,庸、濮在江汉之南。《周本纪正义》引《括地志》谓房州竹山县及金州为古卢国。益州及巴、利等州皆古蜀国。陇右岷、洮、丛等州以西为羌。姚府以南是古髳国之地。戎府之南,古微、卢、彭三国之地。濮在楚西南,有髳州、微、濮州、卢府、彭州。总之,汉唐以来的人都把这些少数族说成是我国西南部的方国,据我们考察并不尽然,有一些是山西境内的部族。

八族中的髳盖即《诗经·小雅·角弓》“如蛮如髦”之“髦”。《诗经》郑笺谓“髦,西夷别名”,不知何据。其实就是《春秋》成公元年“王师败绩于茅戎”之“茅”。按《左传》成公元年谓周“遂伐茅戎……败绩于徐吾氏”。徐吾为茅戎所在地。“徐吾”据笔者考证,即西周末年器《兮甲盘》王伐 狁所在地之“。《山海经·北山经》有“涂吾之水”,地在今山西屯留县西。从与茅戎的战地,可以推测茅戎当在山西。《史记·秦本纪》谓秦“缪公乃自茅津渡河封郩中尸”。这个茅津在晋,大概也是以茅戎所在之地而得名。可见征商的“髳”原先应是今山西境内的少数族。徐中舒则疑髳即后世所谓苗,因定其地在汉水流域。我们认为证据单薄,未便遵从。

八族中的“羌”多见于殷墟卜辞,是商族的敌对方国。其地望,大致位于商都的西方、北方,前面讲先周时已经讨论过(见第十一章第二节)。“羌”从古文字上看与“姜”为一字。历史上姜姓之族为齐、许、申、吕,文献记载谓均出自太岳,而太岳(即四岳)即山西南部的霍太山。所以姜姓之族最初当居于山西境。姜戎一直到西周春秋时还停留于这一带。《国语·周语上》记周宣王三十九年战于千亩,王师败绩于姜氏之戎。千亩在今山西介休。属于姜姓诸国,不论是华夏齐、许、申、吕,还是戎狄的羌方,自商末到周初都活动在山西境内。由此,可以推测从周克商的“羌”,很可能也在山西,而不是西南夷。

另外,八族中的“微”在什么地方?《周本纪》集解引孔安国谓在巴蜀。《尚书·立政》篇有“夷微卢烝,三亳阪尹”,郑康成注微北临大河,在东成皋、南轩辕、西降(函)谷之间。按这只能证明西周以后微的地望,可能在这一带或更在西南。至于商末年今山西境内也有微地,卜辞中的微和羌临近,李学勤就认为“羌近于微”,都在今山西。《太平寰宇记》卷四五潞城县下谓“微子城,在县东北二十里”。《嘉庆重修一统志》潞安府有微子岭、微子桥。所以笔者颇疑心与周联合克商的微人是在山西的微人,那时未必是西南夷。

其余的庸、彭、濮、卢四族均见于《左传》。《汉书·地理志》南郡中庐县,《后汉书·郡国志》为古卢戎。庸,《汉书·地理志》汉中郡有上庸县,《后汉书·郡国志》云“本庸国”。楚人伐绞涉彭,罗人欲伐之。则彭亦当去罗不远,而罗《后汉书·郡国志》注谓宜城县西。濮见于《左传》文公十六年百濮伐楚,又见于《左传》昭公九年“巴濮楚邓,吾南土也”。庸、彭、濮、卢都与楚有战争关系,则其为南方近楚的部族,当无问题。至于“蜀”,有谓即巴蜀之蜀,在今四川;有谓古时应在东方,还有说在中原。由此可见庸、蜀、彭、濮、卢五族,在商末周初或确在商、周南或西南,

因名之为西南夷。颇怀疑这些所谓西南夷少数族,商末年,虽名西南夷,但所处之地距殷墟不会太远,不会超越大江以南。只是经西周春秋以后,因不竞于中原,才逐渐远徙。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