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学过的课程“榨”得干净?
文|发愤的草莓
一位网友每天都在转发微课的帖子,附着“我要报名”之类的话语。
只要发现哪里有免费的微课,她必转发,必学习。 这是“拼命三姐”节奏。
我忍不住给她悄悄点赞。
某天,她突然在朋友以圈吐槽:
学了那么多,鬼用都没有!
这年头,从学校里出来之后,像她这样还能穷尽一切资源学习的,不多。
可是明明这么刻苦用功,为什么没有效果呢?
也许听的时候,拼命点头,哇,讲得真好!第二天出门,风一吹,全都吹走了,连雁过留痕的迹象都没有。免费课好像也就算了,可想想咱们还投入了宝贵的时间成本,若还是交了一大笔血汗钱,心有戚戚焉。
花了精力参加的课程,总会想着把知识榨得干净,让这付出时间和学费有更高的性价比。该怎么办呢?
抛开学习内容不佳这种客观因素,从自身出发,关键是把三个“握手”做好:
一、人与知识的“握手”
高三毕业班时,坐隔壁组前桌有位寸头眼镜的男生。
不论下课后什么时间,他总固定着那个压低头的姿势,拿着笔在一本厚得可以砸老鼠的“题库”上,沙沙地写啊写。
那个埋头苦读的认真劲,看着就像个斗志开关,不断按下、按下、按下,让我每次想放松都立刻抖起精神来。
可是,每次考试结果一公布,寸头眼镜男生的成绩都让人大跌眼镜,平时没怎么做题的同学都能考得比他高,最后高考成绩也不太理想。
平时总是做题,考试就是不行。私下里,同学们都为他扼腕叹息。
这里没有把考试成绩奉为至高的标准,只是从当时的情况来猜测,可能这位同学没做好人与知识的“握手”,没有巧妙地把知识吸收好。
具体来说,通常是“目的不清”,而这又会牵引出“方法不对”的后果。
在信息超级爆炸的时代,在学习资源丰富的时代,这两大问题更需要睁大眼睛看清楚。
任由它们发展下去,只会让我们以“有涯”的生命度“无涯”的知识之海,越努力学却越发没有效果。
面对海量的免费学习课程,欣喜之余,首先要擦亮眼睛,看清目的。
知道自己要学些啥,哪些可以必须学,哪些不必要学,要学到什么程度。学习的内容,通常是用于解决当前生活或工作中的问题,或者是精进个人核心技能,或者是为了提升生活的品质。
在几大学习内容中,还需要你排个优先级,同时出现了,都很想学,重点把时间分配给哪一个,其它适当舍弃,做“减法”。
如果不加思索,看到就要,知道就拿,一直做“加法”,那是哄自己开心,以为学得多就等于进步。
看清目的之后,对于方法的选择就好办了。
什么样的学习目的,决定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比如仅仅是想扩大咨讯面,只需要做到能记住就可以了,那一张思维导图就能搞定。如果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那就另当别论。
二、知识与场景的“握手”
成人学习跟学生时代的学习不同,多在于“用”。
对于成人而言,“找对方法”更重要的是做好知识与场景的“握手”,让知识与具体环境互动起来。
听了课没效果,很大程度上是这个环节卡壳了,但你自己不知道。
为成人设计的课程,通常默认听课者懂得自我消化吸收,为自如运用知识的成熟学习者。所以并不会像学校里为学生设计的内容那样精细,而是将自主权更多地让步给学习者。
但实际情况是,很多人从象牙塔出来之后,依然还没有学会学校以外的学习,依然沿用了学生时代的学习方法,心里还埋怨这几句:“我都交了学费的,就教成这样?”
拜托,都成人了,老师不是保姆。没了“保姆”的贴心照顾,知识在课上满足于狂点头的听懂了、明白了,可碰到实际场景却狂摇头的用不了、不会用。
学了新知识,做好人与知识的“握手”之后,如果这些知识是要“用起来”解决问题的,那就还需要把知识与场景的“握手”做好。
首先是分清知识类型层次。
知识怎么能用起来,你得先知道课程上传递的是哪一类知识,或者说有哪几类知识。
在你的学习中,是不是发现有些课程内容都是讲大道理,有的课程内容就“落地”——立竿见影可用。这就是知识类型的不同了。
知识类型通常可以分为三种“道、术、用”。
“道”是比较大而泛的格局认知、统领理念、方法论、道理等等。
“术”是在理念与方法论之下的流程、步骤等等。
“用”是这些“道”和“术”在实际场景中需要的清单、经验、如何配合工具用得更加到位等等。
举个栗子,像我们常听到的行动管理上必须“要事第一”,类似这样都是“道”层面的知识,说的是理念。
但是光是这么讲,你会觉得对啊,傻子都知道要事肯定是第一啊,谁会做无关紧要的事情呢,但怎么样做才算“要事第一”呢,不懂。
怎么做才是“要事第一”呢?起码要讲到“术”层面才好理解一点。
第一,在一堆事情当中,你要分清哪些是重要紧急的,哪些是重要不紧急的,哪些是不重要但紧急,哪些是不重要不紧急;第二,把重要不紧急的要作为重要的计划去实施,除了重要紧急在前之外,就做重要不紧急的,这对你的长远发展是一笔重要的投资;第三,不重要但紧急的尽量授权,不重要不紧急的少做。
这时候,你还是会晕,觉得无从下手,比如光是判断这些事情的性质你就感觉要烧破脑袋了。但如果讲“用”层面的知识,你会感觉清晰许多。
比如,在具体每一天当中要分出高中低优先级的事情,那么如何判断什么样的事情属于高优先级(这里还需要用到清单),这类事情从哪里找到,高优先级最好排多少个,高优先级的行动在一天当中要怎么样去执行,高优先级行动遇到中断要怎么办,有什么另类窍门等等私人经验。这些是你直接可以拿来就用的,而顶端的理念正是“要事第一”。
为什么我们对一些成功学的书籍喊“鸡汤”无用,改变不了人生。像课上讲的主要是“道”的内容,什么“人要有梦想,敢于突破”之类的,听得心情澎湃,热血沸腾,能量满满,可是课后回到家,依旧被锅碗瓢盆的现实打翻回原形。
因为讲的都是“道”层面的东西,作为没有经验的学习者,是不太懂得怎么把“道”转化为“用”的,这也体现了高手与小白的差距。
所以,如果是讲“道”、“术”层面的知识,都需要自己解码成“用”层面的知识。
分清知识类型层次之后,要想让知识发挥效果,还需要做的第二步是“纳入行动管理体系”。
将你解码出“用”层面的知识,放入你的行动管理体系当中。具体可以是问问自己:“听了这些课,我的下一步是做点啥?”
这样能罗列一份清单出来,然后把这份清单导入行动管理体系,帮助提醒你什么时候得去做,做成什么样。
至于行动管理体系,就需要靠你平时去构建了。类似于一个事情放入传送带,经过“行动管理体系”这个黑箱子,按照既定的程序变出成果来。
三、人与人的 “握手 ”
学习本来就是“人与知识”、“知识与场景”的事,怎么还扯到“人与人”呢?为什么要做好人与人的“握手”?
这里的第一个“人”是指学习者自己,第二个“人”是指导师或者是学习伙伴。在学习极其重要的新知识时,最好能有导师,起码也要有学习伙伴可以交流。
因为即使我们对知识吸收得特别好,也能在具体场景中运用,但无法保证作为新手的我们,是不是不会犯错。需要有别人的提点,毕竟旁观者清。
还是举“要事第一”的例子,这个道理许多人都懂,可是真正在每日计划执行时,是不是真的能做到的呢?
在日计划执行当中,明明都设好了高优先级的事情,可是一有时间,还是不由自主地选择从简单容易的低优先级开始做起,这哪里是“要事第一”的范呢?这种惯性就维持不变了,你甚至还自我感觉良好,以为把重要的事情设成“高优先级”就是“要事第一”呢。
所以,咱们还是需要有人帮助你敲敲脑袋,帮你及时推回正确的轨道去。这就是导师和伙伴的力量。
但怎么做好“人与人”的握手呢。需要你找准导师,找到伙伴,而且他们还愿意帮你。
找到伙伴比较容易,只要双方都是在学习同样的知识,可以互相提醒,结伴前进,保持真诚和学习的态度就可以。不过伙伴毕竟是伙伴,都是摸索中前进的学习者,有一些学习上的盲区或坑坑也是不太了解的。导师可以更有效地减少学习的弯路。
找到提点自己的导师不太容易,他们经验丰富,却通常也比较忙,但有两点可以关注。
导师愿意帮助你的前提,首先你得是愿意帮助自己的人。如果连百度上轻松一点就能找到的知识,都不愿意去搜索一下,连他文章里都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都不愿意先去看看,谈何他会跟你讲多几句?其次是提问时请先确保是一个优质的问题,起码也得是一个清晰的问题,一来是不耽误老师的时间,二来也是提升自己思考的能力。
说到这里,还记得上面讲了哪三个“握手”吗?我们来温故知新——
1.人与知识的“握手”
2.知识与环境的“握手”
3.人与人的 “握手 ”
这三个“握手”的比重是如何呢?
人与知识的“握手”,占10%;
知识与环境的“握手”,占70%;
人与人的 “握手 ”,占20%。
其中,知识与环境的“握手”比重最高,极其重要。所以学了那么多,没用起来或者用的时间不够持久,轻易放弃,就不要嚷嚷课程的知识没效果。这三个“握手”的比重也千万别搞错呢。
这正体现了著名的成人学习“721”法则。
学习效果的提升,70%来自于实践,可以说是知识与环境的“握手”;20%来自于导师和伙伴的帮助,可以说是人与人的“握手”;10%来自于纯粹的知识学习,可以说是人与知识的“握手”。
信息爆炸的时代,决定了我们必然是终身学习者,需要不断地学习如何学习。总以为我们懂得怎么去学习,实际上路还很长。
把三个“握手”做好,才不会花了那么多精力,却没把课程的知识榨干,你说对吗?
文|发愤的草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