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背诗还是画画、游戏和唱歌

2019-08-25  本文已影响0人  张鑫Jackie

大J在文章中提到以教为主会抑制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当然,她说的这种教是那种“满堂灌”、“填鸭式” 不管你愿不愿意,我只负责把所有东西教给你

这种的行为是不符合孩子的心灵特点,违背了他们自身的成长规律

其实是对孩子们来说,那些看不见的才是对他们最重要的

那哪些是看不见的呢?

比如孩子们之间发生冲突,他们如何去解决冲突

孩子们要学着在集体中生活,学会排队,请别人帮忙要用“请”、“谢谢”、“不客气”等礼貌用词

第一次与别人社交,学会和不同的人相处

今天,正好在微博上看到一个老师在回答什么是创意美术,正好分享出来,一起参考

写字背诗还是画画、游戏和唱歌

个人的一点感悟:

以美术为例子,给家长呈现一副孩子 “完美” 的作品,家长当然都愿意接受

可是我感觉这其中隐隐约约总有一些不对劲

孩子的 “完美” 作品,我相信他自己亲自做的应该并不多。无非是一些简单的粘、贴、撕、画

最容易忽略的是那些最重要但又最简单的。因为简单的“粘、贴、撕”才真正是符合孩子的发展特点的

有时候,我们为了迎合家长,不得不把作品做的好看些,这样家长也更容易买单

可是,仔细想想,我们做的这一切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迎合家长还是要真正帮助孩子成长?

当然,这在实际操作中会有很多因素影响

但是,我觉得这并不妨碍我们去真正关注孩子们,真正需要我们关注到的地方

比如上边的截图中提到的问题:

画成什么样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老师有没有关注到孩子在画画时情绪变化,有没有及时的去引导

老师的提醒是开放式的?还是简单指令式的?

是帮助孩子发挥更大的想象力?还是帮助孩子完成老师心中的那副画

实际生活中,孩子们画的画一定是不一样的

因为他们的想象力不同,创造力也不同

不一样的、难看的画、不美的画,也许才是属于孩子真正的画

一样的、很好看的、超美的画,也许只是家长和老师心中认为 “ 美 ” 的画

警惕一切速成、短期的东西,因为他们极有可能在拿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在做交换

是满足成人心中的那个 “美”?

还是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再想想,和生活中其他很多事情不都有太多相似之处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